引导新入园幼儿走出“分离焦虑期”
2014-04-29杨艳
杨艳
幼儿园生活是每个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离开父母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孩子们不仅要面临与父母分离,还要面临与同龄伙伴一起学习、游戏、共处等很多问题,他们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主要表现有哭闹不止、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情绪不稳、不愿上幼儿园,甚至出现尿频等现象,一般要持续一到两周,甚至更长时间。也正因如此,新生入园后的分离焦虑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幼儿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消除幼儿的不良焦虑情绪,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也成为了我们幼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我结合个人日常所学和实际工作,就“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愿与各位同行为了孩子们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而共同学习、共同勉励!
一、首先要割断隐形的“精神脐带”,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放手让孩子成功迈出成为独立个体的新步伐
孩子出生后,医生将孩子与母亲的脐带割断,但是有许多家长和孩子之间隐形的精神脐带却总也扯不断,孩子好像始终是和自己连在一起的。自从有了宝宝,家长的世界里好像没别的东西了,孩子就像一个小太阳,而家长是地球,整天围着他们转,倾注了很多的关心和爱,让家长突然放下,家人的情感寄托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缺失。鉴于这一情况,我们要首先采取指导亲子适时分离、引导家长寻找依托、帮助远离依恋这三项针对性措施,帮助家长更快更好地走出分离焦虑。
二、让宝宝对幼儿园有一个直观的美好印象,接纳陌生的“第二个家”
孩子出生后一直是在家中成长,得到长辈们悉心的照料,是全家人关注的焦点,家是孩子温馨的港湾。可上幼儿园以后就不一样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小朋友们相处一室,要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遵守幼儿园的常规,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书籍、玩具、游乐设施……这一切,让家长十分不放心,担心孩子心理承受不了。家长有这样的顾虑是难免的,我们要让家长和孩子熟悉幼儿园,把幼儿园当作“第二个家”,亲近它、爱上它。新生分班工作完成之后,教师们要通过紧张有序的家访、精心准备的新生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开放日和适应周等一系列活动向家长灌输先进教育理念和幼教知识,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小圈子,摒弃落后的教育行为,从整体上了解幼教发展的趋势、了解初入园时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从而放宽眼界,达到与幼儿园教育思想上的共识与同步;同时,通过家长填写的《幼儿情况调查表》收集信息,记录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在家的生活习惯及特点,以便在幼儿入园后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个性,及时读懂每个幼儿发出的信息。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开放日和适应周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幼儿园。家长在此期间可以更直观、真切地了解孩子在园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并能主动自觉地配合幼儿园做好各项工作,共同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同时,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可以走进教室,熟悉学习生活的环境,了解洗漱、如厕、上课、午睡的位置,可以尝试去玩幼儿园的大型玩具,使宝宝对幼儿园、对老师有个初步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向往。
三、教师要创设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注重家园共育
幼儿入园前,教师要对班级环境进行创建、布置,尽可能创造一个温馨舒适、整洁大方的班级环境,让幼儿有“家”的感觉,比如:布置娃娃家、布置我爱我家的宣传栏、摆放电话以及各种各样幼儿喜爱的玩具,让幼儿来园时会对班级环境有种亲切感。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不仅仅是指班级的硬件设施,教师对幼儿的态度、语言、行为,甚至是肢体性语言,同样是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比班级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教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疏导孩子的情感,在师幼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和诚信来打动幼儿。要熟悉孩子的姓名,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可爱、漂亮而又熟悉的标志牌,如水果、动物等,并在牌上写上孩子的姓名、班别、学号,到孩子正式入园时对号挂在胸前,让老师更快地认识自己班里的每个孩子,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让孩子感到老师已经认识了我,消除陌生感;同时,老师还要在孩子的生活用品上或放物品的地方(小椅子、水杯架、毛巾架、书包柜、小床铺等)分别贴上孩子的一寸彩色相片(家访时叫家长准备)和名字,并摆放好相应的物品,便于孩子(或老师)辨认取放自己的生活用品。这样做不但卫生、还可以避免孩子因找不到自己的生活物品而焦虑不安,也可以避免孩子之间发生争抢而哭闹的现象。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如何排队洗手、用餐、入厕,与小伙伴一起玩玩具;如何找到自己的小毛巾擦手、找自己的水杯喝水、找到自己的书包、小椅子及小床铺;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服务能力和交往技能。再就是组织他们一起观看大、中班哥哥姐姐做操、上课、做游戏,让幼儿体验和小伙伴一起游戏所带来的新鲜与快乐,使幼儿感性地认识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获得美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内心愿望。另外,新入园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依恋的对象,会急于寻找替代者,作为老师,此时可以用动作、语言亲近幼儿,尽快建立与他们的良好关系。当幼儿哭闹、情绪不稳定时抱抱他、摸摸他的头、为他擦一擦眼泪,吃饭时喂一喂他;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夸夸他们。比如:“哟,你的衣服好漂亮”、“宝贝的声音真好听”、“今天没有哭,真棒”等等,使他们知道老师是关心他们的、喜欢他们的,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幼儿入园初期,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胆怯,一日生活不知所措。根据幼儿主意不稳定、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特点,教师可精心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他们陶醉在这些精彩的活动中以消除与亲人分离和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孤独感。如组织幼儿到户外玩大型玩具、给孩子讲故事、表演木偶戏;或以大带小的形式开展一些游戏活动,看哥哥姐姐表演节目、和哥哥姐姐一起做游戏、请哥哥姐姐喂喂饭、帮穿衣服、鞋子等;还可以通过玩“打电话”、“猜猜我是谁”、“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让幼儿互相熟悉和沟通。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减轻孩子们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他们很快适应集体生活。还要注重家园共育,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教师要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电话或网络等渠道,多与家长交流沟通、互通情况,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情况,比如吃饭睡觉怎样、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如何、大小便能否自理、参加集体活动等等表现,使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在园情况,同时也要告知家长幼儿在园的一些不良表现,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幼儿改变不良行为。
分离焦虑是每个幼儿新入园时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情绪,但为了这些可爱的小天使都能够早日顺利地渡过“分离焦虑期”,健康快乐地在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飞翔,我们要注意加强幼教理論知识的学习,要善于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极探索和掌握幼儿心理,不断提升自身的保教水平,做一个乐于为幼儿服务,让家长放心、让幼儿开心的好老师、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