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案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29赵书先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乐观束缚

赵书先

[摘 要]学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案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与传统的“满堂灌”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中的“学案教学法”相比于数理化等理科学科而言,其实施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可操作性要相对弱一些,面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具体阐述,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案 学案教学法 载体 导 乐观 束缚

“学案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与传统的“满堂灌”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借助于学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主动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学案只是也只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案”并不等同于“教案”,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学案就不可能在课堂上代表教学的全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但是,在如今的大面积采用学案教学的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教学都被学案束缚了手脚。

实事求是地说,语文教学中的“学案教学法”相比于数理化等理科学科而言,其实施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可操作性要相对弱一些,也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操作不当等问题,甚而至于有些时候还有可能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学案的功用到底是什么;而要弄清楚学案的功用,又必须首先明确学案到底是什么。我们所说的学案,在现在最通行的解释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结论,即学案的实质其实就是“学习方案”,其实施的主体理所当然应该是学生,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借助于学案,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先行一步”。教师借学案引导、学生借学案“先行”,这或许就是学案的价值所在。

那么,“导”字是学案的最大功用。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案要充分体现出“导读”“导思”“导听”等“语文价值”。换言之,学案就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沟通课堂教学中“学”与“教”的桥梁。因此,学案有时又可称为“导学案”。

于是我就想,如果我们在学案编制的源头就能够突出学案的“导”的功能,在“导”字上做文章,而不是像有些现行学案从作者介绍到文本解读、从教学的内容到教学的重点、从思考的问题到课后的练习那样包罗万象,试图面面俱到,结果却重点不明、难以操作,那么或许可以减少教学过程中被学案束缚的可能性。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在课前发放学案给每一个学生,上课的时候讲学案,在课后做学案布置的作业,这可能是目前学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且可能还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不久之前听了一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上的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采用的教学形式正是时下流行的“学案教学法”。教学伊始,执教教师出示了三个教学目标:作家作品介绍、对文中“济南冬天 ”内涵的理解、多读多体会。教学过程依据教学目标依次展开:近10分钟的时间介绍老舍其人其作;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概括“济南的冬天”的内涵,以及对天济南的冬天的特征和作者的态度;最后的10分钟让学生谈文中一些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的理解,来感悟济南的冬天。不可否认,这节课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也应当承认,这节的重点也比较明确。但是我依然十分惊讶,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上!

课后,我和做课的教师也进行了沟通交流。我问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是“学案”;我又问是如何来确定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答案依然是“学案”。对于教学的思路的确定情况,也就不用再追问了,那一定是非“学案”莫属。果然如此,从学生手里拿到学案一看,发现这节课的所有安排均以学案为依据,学案上怎么安排和要求,教师上课就怎么执行,教师完全是学案的执行者。做课教师也承认,假如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抛弃了学案,就不仅不能合乎当下“潮流”,而且也于学案教学相悖而论了;如果完全依照学案,语文教学尤其是文本教学则又显得支离破碎,无异于练习讲评。这是实情,我无意指责。但是,联想到以前听过的一些采用“学案教学法”的语文公开课,才忽然发现,这样的现象可能绝非个案!

不禁要问,这样的课还是语文课吗?语文课真的可以这样上吗?如果可以这样实施教学,那么,语文教学所有的整体美、艺术美、结构美、流程美、节奏美、情感美等等必将当然无存;如果可以这样实施教学,那么,语文教学也将不再是一门艺术,而会沦落为单一的技术;如果可以这样实施教学,那么,教师也就用不着煞费苦心,精心选择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思路、精心安排教学的环节了。所以,面对学案,语文教学不能“我的眼里只有你”,不能被学案紧紧的束缚住手脚。

学案教学不能顾此失彼。大家都知道,学案的编制绝不是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更换为“学习目标”、将“教学内容”更换为“学习内容”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情;教学中学案的使用,也绝不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全部,因为它毕竟只是一个载体。那么,如何在学案编制的源头做到既能体现“导”的功能,同时又兼顾教学,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镶嵌”进学案,使教与学得以勾连、实现双线“并轨”,既体现出学案的功用,又展示出教学的张力,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案本无过,问题出在用。既然学案不能等同于教案,那么教师的备课就不能是单纯的“备学案”或“做学案”,课堂教学也不能是简单的“讲题目,对答案”。我始终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超出学案之外的东西,而且也应该有很多学案本身所无法呈现的东西。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乐观束缚
自由博弈
不忘初心,一路耕耘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高中化学 “学案”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学案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前置性小研究” : 学案教学的新突破
摆脱束缚 声控搞定一切
束缚
束缚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