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探究

2014-04-29胡正

中国市场 2014年42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胡正

[摘 要]作为金融自由化浪潮的产物,利率市场化使得利率定价权由政府转移至市场,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处于利率管制之下,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却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纵观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多数商业银行都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利率风险管理的水平大大滞后于利率市场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2-0091-03

利率风险是因利率波动或变化给银行预期经营目标带来的不确定性,它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目前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对利率风险管理模型的选择还有待改善、资产配置能力还有待提高等,故本文将针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1 利率市场化的界定

利率市场化是指由资金市场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利率水平,让利率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和高效。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市场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以间接的方式取代原有的行政调节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一方面,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其存款利率。通过盯住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上下浮动,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在本地区行业内所处的位置和竞争优势,根据每天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情况、资金成本结构以及风险结构,分析自身的资金需求,在同业拆借利率基础上决定是否浮动以及浮动的幅度,从而制定出本行存款各期限、档次的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各类贷款利率必须在央行规定的上下限内浮动。根据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趋势、贷款质量、风险、期限、所投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客户信用关系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结果,商业银行确定各类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

1.2 央行对利率进行间接调控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央行不会对商业银行的所有利率进行直接制定和管理,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政策调控。但为了确保市场的公平和有序,央行要保留对存款利率的上限、基础贷款利率和最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此外,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措施,央行可以对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和同业拆借利率进行间接调控,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决定。

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模型

2.1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是指利率波动使得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利息收入和支出发生变化,从而对银行经营效益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进行风险敞口度量的方法。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计算公式为: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它分为正缺口、负缺口和零缺口三种情况。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值时,利率上升将引起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增加,但利息收入增加的幅度将大于利息支出增加的幅度,因此带来的是净利息收入的增加;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值时,利率上升将带来净利息收入的减少。商业银行就是通过调整缺口的大小来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首先商业银行将进行利率波动预测,分析后对利率波动方向和幅度进行判断,然后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数量和结构来进行管理,争取利用利率波动来获取更高的利差收入或规避损失。

2.2 持续期缺口模型

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麦考莱率先提出了麦考莱持续期这种风险度量方法,指债券的一个平均偿还期。麦考莱持续期的长短与利率风险的大小呈正相关,要偿还债券初期投入的时间越长,意味着未来存在的不确定性越大。但传统持续期只能定性衡量利率风险的大小,对利率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因此出现了修正持续期。

相较于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持续期缺口模型能够更加稳定地度量利率风险,但其自身也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①持续期计算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收益率曲线的平坦,这就意味着要求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大小与时间无关,而实际操作中收益率曲线基本上不可能是一条水平直线的;②实际中要想计算出准确的持续期困难重重。在实际持续期计算过程中需要涉及很多假设变量,这些假设变量都是人为主观设定的,显然变量设定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2.3 VAR模型

VAR模型就是持有期和置信水平都给定的情况下,某项市场风险要素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价值等造成潜在的最大损失。作为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来度量利率风险的方法,VAR模型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测算出各种市场因素交叉影响对单个资产价值或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从而为监管部门的管理提供依据。

然而VAR模型也有如下一些缺陷:VAR模型假设收益分布完全符合正态分布,这在实际情况中很难符合;VAR模型在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行衡量时,前提要求市场处于正常变动,一旦金融市场价格发生非正常波动时,VAR模型就很难对资产组合的损失进行准确衡量;VAR模型只对商业银行的交易业务有效,对非交易业务就无能为力了;VAR模型是依靠历史数据来对未来风险进行度量,然而历史与未来往往不一致。

2.4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指突发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最大潜在损失,除了包括极端不利情况对商业负债造成的风险,还可以对固定资产、具有选择权的资产负债的假设条件进行有效测试。压力测试主要是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法来进行模拟和估计,测试结果可以被用来指定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急处理方案。

3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问题 我国采取了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即通过先放开部分金融工具实行自由利率,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增加实行自由利率金融品种的数量,从而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再全面放开利率。但毋庸置疑地,长期处于管制环境下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3.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观念比较滞后,专业管理人才比较缺乏 我国实行的是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模式,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比较迟钝。我国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率风险管理对整个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性,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理论缺乏足够的了解。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风险已经渗透到各个商业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如果不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利率风险管理有关工作的开展,那么在未来频繁的利率波动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将惨遭淘汰。

此外,利率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系统性比较强的工作,国内商业银行在树立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后,接着就要构建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储备专业的利率风险管理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真正接受过系统化培养的利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屈指可数,从而使得利率风险管理相关人员对利率风险管理有关的各项核心能力都比较弱(如利率预测能力、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等),同时对利率如何准确预测及利率风险如何识别也没有一套规范的操作程序,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面对利率市场化无法有效推进利率风险管理。因此现阶段,商业银行建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培养一批高素质利率风险管理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3.2 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模型的选择还有待改善

利率风险管理需要运用模型从利率风险的度量到利率的预测、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精确的测算。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模型的具体使用上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但由于利率风险管理各个模型都有着具体的使用条件和优劣势,虽然国外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已经经历了从敏感性缺口管理到压力测试的更迭,但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并且各个银行的资产特点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不能在利率管理上过度专注于任何一种管理方法,而应该根据各项资产以及业务的不同来选择具体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

无论是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还是持续期缺口管理,都是属于缺口管理范畴,而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商业银行需要经常性地调整风险缺口,尤其是对商业银行表内的资产负债进行调整。然而无论是调整存款和贷款的数量还是调整资产与负债的持续期,都会受到借贷客户本身选择的限制,实际操作过程难度很大,所以客观上调整是可行的,但是是以增加操作成本、提高客户流失率为前提的。

3.3 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能力还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金融业采用分业经营的模式,各银行间业务存在同质性,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且资金的运用受到多方限制,导致银行不能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不同的利率来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现阶段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存、贷款占绝大多数,流动性强的资产或负债(如债券回购、同业拆解等)所占比例非常小,商业银行为吸引存款会提高存款利率,倾向于发展更多高利率存款,从而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和存款期限结构,限制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范围和规模。

3.4 外部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完善的金融市场要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等,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还不够完善,外汇市场的规模较小,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基本还处于空白阶段。由于金融市场整体完整的滞后性和管理工具的缺乏,使得商业银行无论在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不够完善。从1998年开始,我国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系,并在金融体制改革后改善了以管理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然而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机构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合作,导致一些存在业务交叉的事项难以采取有效的办法对其进行监管。

4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4.1 强化利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优秀的利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对于经济问题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不仅能够恰当利用各种管理技术和工具来控制利率风险,而且能够使用先进的利率管理方法来增加银行的收益。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采取以能力和素质为主的培养方式,大力培养熟知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状况的业内人士成为利率风险度量和管理的专业人才,为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提供最基本的人力资源保障。我国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其中“走出去”是指选派银行内具有潜质的精英,赴国外拥有先进利率风险管理经验的金融机构进行学习;“请进来”是指通过外聘和加大内部培训等方式储备一批自己的金融分析师和金融工程师。

4.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利息,这同发达国家的银行间存在较大差距,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将是以后决定商业银行利润和市场地位的分水岭。因此要通过资源倾斜和管理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逐步改变商业银行大部分业务仍是传统存贷款业务、经营业务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对新型金融工具的开发,利用各种衍生工具来分散化解利率风险。在利率风险管理中,许多表外业务如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都可以有效分散分散,达到套期保值、控制资本成本的目标。虽然我国目前衍生品市场并不发达,但是商业银行业在陆续开展一些利率衍生品业务,这一类业务在今后商业银行的业务中所占比重还需逐步提高。

4.3 多层次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第一,商业银行要构建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要构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实时监控利率风险,对可能的损失额进行科学评估。通过系统开发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实时输入全行资产负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计算出参考指标的当期数据,再结合不同利率假设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为利率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第二,商业银行要构建利率风险规避机制。在构建利率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分析,根据缺口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差额风险,从而为商业银行是否参与或放弃该项业务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商业银行要构建利率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将资金投入到不同的方向,如不同的行业、企业和区域等,商业银行可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和分散风险的目标。

第四,商业银行要构建利率风险补偿机制。一旦发生风险且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设置一些补偿措施,如事先为利率风险计提损失准备金,以此来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确保客户的利益和银行的信誉度。

4.4 外部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完善

(1)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我国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增加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扩大市场参与者的范围,构建统一的支付结算体系,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和影响力;构建规范的证券市场,通过增加发行产品种类,调整期限结构等手段,使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过程中不过度依赖间接融资市场;大力培育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利用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创造外部条件。

(2)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一方面,要增加中央银行利率决策的透明度。商业银行要准确预测中央银行利率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需要对中央银行的利率决策依据和决策程序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各个方面对利率决策透明度的要求日益强烈,这就要求增强中央银行本身对数据的分析性说明、缩短数据公布期间及扩大数据传播范围。

另一方面,要建立监管报告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金融监管机构可以要求商业银行通过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建立一种监管报告体系,搜集银行头寸的信息;设立商业银行有关信息的披露制度,包括披露的时间和标准,并通过法律法规来防范和处理信息披露中的欺诈行为,以确保信息的及时、全面、规范和真实。

(3)发挥商业银行自律组织的作用。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应外部监管的作用和影响也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自律组织(如银行业协会)的作用就应该更好地进行发挥,通过这些组织来加强商业银行间的信息沟通,建立起银行内的自我约束机制,以此来监管各商业银行的操作,确保整个市场的稳定。

5 结 论

从全文的分析可知,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将逐渐加大,利率风险在这一过程中将日益凸显并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风险之一,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利率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滞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在借鉴国外先进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和自身特点来探寻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邓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

[2]戴国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房启亮.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1.

[4]丛盼盼,陈颖辉,杜树增.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2(9).

[5]赵国栋,张朝锋.利率市场化视角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2011(8).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