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应用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2014-04-29何文婷
何文婷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真正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严重脱节现象,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通过引入“现代学徒制”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9-0217-02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同比增长42.8%。电子商务强势的增长速度让人们看见这一新兴行业在未来对于促进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不仅让中西部内陆区域及小城镇的企业获得更多的综合成本优势和更加容易进入市场,而且促进了许多大中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出于降低成本考虑,陆续向内陆区域、小城镇及大城市郊区渐次迁移,客观上将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更快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城镇化进程加速,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1电子商务市场的人才需求
电子商务类岗位电子商务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既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在商务方面应用的相关技术,又应具有鲜明的商务理念。历年来,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岗位,包括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网站界面设计、数据库维护人员等;另一方面是以商务为主的电子商务岗位,如网络营销、网络市场调查、网络推广等岗位。
中国目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有275所本科高校、近700所高职院校,形成对比反差的是,这些电子商务毕业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84%的就业率。随着中小企业走向电子商务之路,操作型电子商务人才呈现井喷需求。
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因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专业课程设置混乱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新兴专业,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这一专业,为社会培养不同需求层次的人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对学生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定位不准确,甚至与高等院校培养高层次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相重合。目标与实际相脱节,这与职业教育目标相悖离。
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的核心课程要求,除了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营销等,还要学习网上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英语、企业管理、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等诸多课程。课程的设置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专业、复合型人才,基于职业院校学生本身能力来说,此目标完全超出学生所能承受学习范围,从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被牵着鼻子走,无法自主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在校短短的几年中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
2.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我进行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管理类、贸易类、计算机应用专业类的教师。
许多教师课堂上仍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一味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虽然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但实训软件是依附于教材而存在,教材已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潮流,因而软件基本过时。加之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培养的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这样就很难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的岗位需要。
2.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现阶段,电子商务企业与学校建立的校企合作,仅仅流于形式,企业在学校挂牌,但是很少有企业愿意出人出力出资金,参与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去。经过笔者实地走访调研,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企业考虑到培训成本,淮安地区的电子商务企业规模较小,过多投入培训学生,会影响企业运营,且培训出人才后,人才流向何方尚无法确定。无疑削弱了企业参与培训教学的积极性。
3现代学徒制应用初探
3.1学徒制的含义
传统学徒制有时也称“学徒制”,或“手工学徒制”,指的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难题。
3.2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应用
3.2.1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
在校企合作方面,校企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来实现。但是如何深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校企合作并非简单地在学生毕业后,企业提供部分岗位接纳学生就业,而是在产学研过程中,企业应以积极的状态介入人才培养过程。至于企业所担忧的培训成本的问题,可以通过签订培训协议来避免人才流失。在选择培训对象之后,企业与学生本人之间签订培训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训方案,明确各自责任,在协议生效后有效地实施培训方案。
3.2.2“产学研”互通转化产能
通过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发掘现有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使知识转化成产能。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主线,推进内涵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兴产业特色品牌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深受社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使学校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引领、辐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将产学研结合,作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
3.2.3以市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
依据市场需求岗位,细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上,应强调应用,人才定位和差异化发展,通过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工作,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例如,在培养方案设置上,技术岗、商务岗分别学习不同的课程,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以此明确学生未来职业方向,方便企业有针对性地安排师傅带学生进行定向培养。
3.2.4“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同时,聘请行业企业一线高水平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丰富教师队伍。
3.2.5创新技能激励机制
坚持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办学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打造技能特色。同时,将技能大赛作为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通过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营造“崇德尚技”的教学氛围。在技能比赛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打造技能特色的办学成果,必将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总之,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领域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的新问题,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职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放眼未来,建立多元灵活的、覆盖面广、规格齐全人才结构培养机制,确保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真正发挥职业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的灵活性、速效性、实用性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潇,吴建华.现代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5(4).
[2]王向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4.
[3]关晶.英国学徒制改革的新进展.职教论坛,2009.
[4]李明翠.从电子商务人才的供求错位看电子商务教学[J].科技广场,2007(6).
[5]程丹,詹增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