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能力评估的应用研究
2014-04-29向宇
向宇
[摘 要] 如果把企业运营比作自行车,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则犹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少了任何一个,自行车都会变成独轮车,骑不快,也危险。本文从剖析管理能力的内涵出发,分析组成管理能力的要素,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形成评价要素和评价指标,并用量化评分的方法进行评价。
[关键词] 管理能力;评估;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42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068- 03
1 前 言
如果把企业运营比作自行车,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则犹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任何一个缺项或弱项,企业运营都会出现危机。
不管企业处在哪个发展阶段,都会进行经营能力的评估,只是范围、程度有所不同。比如制造企业,会有质量、工艺、物流、设备等方面的评估,企业业务成熟且管理规范的企业,甚至已形成涵盖全价值链的一体化评估标准,分层级每年定期评估,得出评估级别,制订整改提升方案,持续提升业务能力。
但企业管理能力的评估,目前还未有明确的理论。比较接近的是管理成熟度模型,主要有基于组织特征、基于价值链和基于卓越绩效3种维度的管理成熟度模型。
管理能力的评估是管理提升的原点,企业迫切需要建立管理能力的评估标准以支撑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2 企业的管理能力
企业的管理能力是指企业为创造产品或服务而运用资源的技能。比如在配送业务领域,企业的管理能力体现为有效利用物流管理技术的能力;在市场营销领域,企业的管理能力体现为有效推广品牌产品、有效为顾客服务的能力;在研究开发领域,企业的管理能力则体现为把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能力。
3 企业管理能力评估框架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可以把PDCA循环应用到企业基础管理上,建立管理能力评估框架(见图1)。
4 管理能力评估维度
4.1 愿景目标(P)
企业愿景是企业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企业”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通过战略目标实现。这一评估维度可以细分为3个评估要素:战略制定、战略分解与实施、资源支持(见表1)。
(1)战略制定。是指企业战略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战略分析中所识别出的问题;战略是否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优点、克服或避免了企业的缺点并且应对了环境方面的威胁,它是否有助于企业实现目标。
(2)战略分解与实施。战略的实施是否需要对企业结构进行重大改变;战略目标是否有效分解;实施过程中是否闭环管理;战略产生的利润或增长是否足以达到高级管理者、股东及其他权益相关者的期望。
(3)资源支持。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使战略得以实施;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是否可获得相关技术的支持;我们的员工能力是否足够。
4.2 内部协同控制(D1)
内部协同控制是指对影响企业内部业务运转的组织、流程、IT和企业文化进行评估。这一评估维度可以细分为4个评估要素:组织与岗位、体系与流程、信息化应用和企业文化认同。
4.2.1 组织与岗位
(1)职务体系。管理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及其素质对完成职能管理的保证程度。
(2)岗位责任制。以职权与职责对等性入手,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性。
(3)职能管理体系分工。有无通过专业职能管理体系分工来改善组织的可能性。
(4)组织结构。是否适应现行战略的实施。
(5)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是否可以新增或合并管理部门。
(6)授权。上级向下级委派工作时,是否授权,有没有足够权限完成工作;各层级管理者是否明确知道自己职责、拥有什么权限、汇报对象。
(7)职务、职责、权限是否形成体系。职务体系中,能否自下而上地层层负责;权力体系中,职权能否自上而下地层层授予。任何职位上,职责和职权是否一致、对等。
4.2.2 体系流程
(1)体系化。体系化是指使各项工作事务局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强化,产生强大的组织力。是否细化、完善本部门业务、职能、流程;体系是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体系是否适应企业的理念和长期经营战略;体系化建设是否有政策制度作保障;核心员工的去留对本部门正常运营是否有很大影响。
(2)标准化。标准化是指针对结构化、重复性工作,不断将经验和知识总结成最佳实践、规则,并推广应用,以获得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工作是否有标准化的制度、流程和作业规范;标准是否可以在相同性质的工作中复制和重用。
(3)专业化。专业化是指管理体系能有效体现行业(企业)最佳实践,能运用本专业先进的管理技术(标准、工具和方法)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提升工作效率。工作标准是否能体现企业或行业最佳实践;是否在本领域选择或建立专业工具;是否清晰定义专业工具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规则。
(4)数字化。用数据说法,量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流程效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工作报告是否有数字对比。数据间是否有逻辑关联。是否应用数字化技术(比如:流程E化)。
(5)细致化。将目标和问题层层分解,分解至不能分解为止,将业务动作精细到每个岗位、每个人、每个动作。是否按MECE(完全穷尽、相互独立)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标准。是否将标准细化到每个人、每个动作和每个时间节点。所有工作是否实现PDCA。
4.2.3 信息化应用
目前有哪些部门哪些岗位在使用系统的哪些模块(功能)。有什么功能是需要使用的但是目前没有使用,为什么。系统对企业战略层的决策能够提供什么帮助。系统能够帮助管理层提供哪些便利,解决那些问题。
4.2.4 企业文化认同
对公司愿景和发展目标的认可;对领导力的认可;对关键管理举措有效性的认可;对公司“以人为本”提升员工幸福感的认可。
4.3 外部协同合作(D2)
包括客户关系、供应商协同、经销商协同、政府和媒介关系4个评估要素(见表2)。
(1)客户关系。客户服务过程的整体状况是否良好;客户服务的软硬件是否满足要求;销售服务流程是否执行到位。
(2)供应商协同。企业合作满意程度;供应商对企业采购业务的看法;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情况。
(3)经销商协同。经销商是否良好地依据企业统一的销售战略、销售政策、定价策略、服务标准进行销售推广。
(4)政府和媒介关系。检查发送信息的数量;信息被传播媒介所采用的数量;检验接收到信息的目标公众的数量;注意到该信息的公众数量。
4.4 评估检查(C)
包括制造体系内审、质量内审、内部控制检查、管理体系内审4个评估要素。
比如汽车企业的制造体系审核、质量体系内审、内控检查、管理体系内审包括流程审计、企业内部管理诊断等。
4.5 创新学习(A)
包括领导力、员工学习与激励、信息与知识的管理3个评估要素(见表3)。
5 管理能力评估方法
进行管理评估时可采取的方法有很多种,针对不同评估要素,可以采取不同方法,比如调查问卷、访谈等。不管哪种方法,都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这是非常重要的。表4是调查对象甄别表。
在调查对象甄别完成后,如果是以调查问卷方式进行,需要将要调查的问题尽可能列出来,按2、4、6、8、10分进行评分。以内部协同控制维度的组织和岗位评估要素为例,调查问卷模板见表5。
企业根据调查结果,明确各维度短板,制定针对措施,纳入公司管理提升计划中。
6 结束语
企业管理能力评估还没有明确的理论,本文通过运用研究,总结提炼了一套方法和评估体系,为企业成功开展管理能力评估提供了良好借鉴,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练好“内功”、打好管理基础,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