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2014-04-29柏中华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柏中华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是适应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本文将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小学学科,是顺应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而开展的,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的研究与学习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在开展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实践课,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以教授一般学科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信息技术课。要想获得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教学设备、课程备课等多方面进行革新。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首先,由于信息技术并不作为升学考试科目,加上长期以来很多人对信息技术学科存有偏见,比如,信息技术是让学生轻松的学科,是学生的“上网课”,导致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其次,由于信息技术课程重在上机动手操作,上课的教室也是设备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思维很容易受到干扰。这样,把原本应该用于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游戏上,从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造成课堂纪律差。再次,课程缺乏统一的授课标准,导致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大,课前准备不充分。最后,大部分学校在教授信息技术课时,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学生地位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让我们看到,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应当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辅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这些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我看到,虽然新课改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了,可有部分教师依旧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对课堂教学大包大揽,生怕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够全面,其实这不是爱学生,而是害学生。从眼下看好像学生学到了更多一些的知识,但学生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知识,如何发现知识的产生规律,所以教师必须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倡的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育模式,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与协同者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今,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某个常用计算机软件为例来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使用过程,以常用计算机程序为例来讲解时,要注意把软件中存在的共性与关键性问题清晰准确地讲解出来,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软件的了解与运用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以主人翁的学习态度来对待学习。

2、提升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游戏来进行对计算机的简单讲解,比如,纸牌游戏就是一款最基础的游戏软件,通过教导学生如何来玩纸牌游戏,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计算机中蕴含的趣味性,从而喜欢上计算机。这种游戏性的教学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不知不觉中学生使用电脑的技能就掌握在手了。另外,计算机可以查阅资料,当讲到此处时,可以带领学生来进行一遍百度搜索资料的过程,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來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搜索引擎。

3、强化课堂互动,增进知识理解

小学生具有天生好动、好奇心又旺盛的个性特点,初见计算机可能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得课堂纪律难以有效维持,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方式来规律课堂秩序,可以从两方面来实施合作式探究教学。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层次地组成合作性小组。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不同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以及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分层次就是要通过这些差异来将“志同道合”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组成恰当的合作小组,让他们通过对计算机的合作探讨,有效地增加计算机知识并且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在教学

活动中,要设立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来促进小组之间的竞争。在课时结束时,对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进度来评测小组成绩,通过各个小组之间的评比,来不断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

4、提升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自主探究能力要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出发。学生只有在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时,才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欲望。因此,要想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就必须借助于课堂教

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巧妙地引入情境中,利用情境来感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动性;其次,要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探究。新课程的大纲中有提出,教学,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传授不仅利于学生目前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还有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学习。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上,学生被情境触动后,主动进入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应该设立明确的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此外,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实践需求性极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自主操作的能力。通过自主的实践操作,可以有效巩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操作环节,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牢靠,构建的知识框架更扎实。

综上所述,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由之路。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高校课堂实现的

关键是要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高效性还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2014(2):46.

[2] 郭玉梅.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化的素质教育教学[J].商情.2014(30):266.

[3] 任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初探[J].小学教研周刊.2014(9):99.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