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在急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2014-04-29方新友吴雪韩希梅
方新友 吴雪 韩希梅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常规在急性发热疾病病因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30例发热待查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常规,并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诊。评价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常规对急性发热疾病病因学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常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三者检测均有助于于急性发热患者的病因学诊断,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更好。
急性发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在症状上无法绝对区别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因此选择快速有效的病因学诊断方法对于是否选择应用抗菌素具有重要意义。降钙素原是近年来研究证实可用于细菌感染鉴别诊断的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是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常被用做评估感染性疾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本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检测及血常规在急性发热疾病病因学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合理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病例均来源于 2010年 8月至 2014年 8月以“发热待查” 收住院的患者。 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 30 例。
纳入标准:(1) 以“ 发热待查” 收入院;(2) 住院期间诊断明确,结合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结果诊断为细菌或病毒感染;(3) 发热且检测血 PCT 前 2 d 内未用过抗生素,其中细菌感染者若满足:①存在原发性感染病灶( 皮肤疖、痈、蜂窝织炎、肺炎、胆囊炎、肾盂肾炎、腹膜炎和肠道感染等)或迁徙性病灶(皮下和肌肉脓肿、肺脓肿、肝脓肿、化脓性心包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等);②全身毒血症表现( 骤起寒战高热、皮疹、脾大、感染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③血培养阳性者则视为全身性细菌感染。 若满足:①发热;②WBC 及中性粒细胞增高;③血培养阴性;④影像学检查为局部病灶;和(或) 伴有局部病灶细菌培养阳性则视为局部细菌感染。
排除标准:(1) 出院时发热病因未明者;(2) 大手 4]术、严重创伤、严重烧伤、慢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的心源性休克者;(3) 血 PCT 检测前 2 d 内用过抗生素者;4)同时存在细菌和病毒感染者。
2.仪器:miniVIDAS 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3.试剂:生物梅里埃公司原装配套试剂及质控品。
4.方法:收集所有入选病例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回顾性分析病例特点,所有受检者均用普通 真 空 采 血 管 取 静 脉 血 2 ml,3000 r / 离 心min10 min分离血清(离心机转鼓半径 10 cm),标本无明显溶血、脂血及黄疸。 所有检测过程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 结果
30例患者中,26例细菌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好转出院;而4例病毒感染患者予抗病毒治疗。不同细菌感染患者血清 PCT 和 CRP 水平升高明显, 血清 PCT 水平 与 CRP 水平呈正相关 。单纯病毒感染PCT 水平 与 CRP 几乎不升高。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升高居多,中性粒细胞均升高。病毒感染部分白细胞总数升高。
2.病毒感染血清PCT、CRP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比较见表1。
2.2细菌感染血清PCT、CRP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比较见表2。
3.讨论
发热患者如何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在临床上迫切需要更灵敏、便捷监测指标。血培养虽然是诊断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但结果报告缓慢以及假阴性、假阳性使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有限,而“发热”和“白细胞反应”的特异度与灵敏度不高,不能区分细菌感染、病毒和其他系统性炎性反应所致的非感染性发热。CRP作为一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被公认为灵敏的炎性指标之一,其浓度与疾病的炎性反应过程密切相关,可反映体内炎性反应的程度。本试验结果显示,发热患者中血培养阳性组CRP值较阴性组明显增高。同时本研究发现,血培养阴性组患者CRP浓度均大于I临界值10.0 mg/L范围,其原因可能为CRP的增高不仅与细菌感染有关,病毒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应激状态等亦可引起CRP的升高。
PCT由甲状腺C细胞、肺或肠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即可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PCT对细菌性感染的早期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降钙素原为所有不知病因的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与支持,如细菌性与毒素性的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鉴别;胆源性与毒素性胰腺炎的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微生物诱导的发热与非细菌性发热的鉴别,特别是发热待查患者的诊断口,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失调与免疫抑制条件下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鉴别,发热的病因的鉴别,如在肿瘤患者中被肿瘤溶解物或化疗诱导与细菌、真菌或其他感染病因区别,早期诊断新生儿和婴儿全身性细菌感染与败血症引起的急性发热;术后常规,包括术后感染预警及用药监测,术后切除感染灶(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后的治療指导,监测腹膜炎、吻合口漏和无典型腹部症状的疾病过程[2]。鉴别急性器官排斥、急性病毒、细菌与真菌感染降钙素原浓度的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正在进行中,使用足够的抗菌药物、炎症灶清除术治疗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值下降,证明治疗方案正确,预后良好,反之则需要改变患者治疗的方案。许多临床研究证明,降钙素原在医学领域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目前所应用的感染诊断指标相比,降钙素原在鉴别诊断和控制感染以及严重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随着临床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降钙素原作为一个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指标将达成为共识,并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另外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中降钙素原的确切来源和病理生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降钙素原在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本研究中,血培养阳性患者PCT检测值显著高于阴性患者,血培养出现污染菌时,PCT的检测可协助临床判断血培养结果的真实性。说明相较于CRP,PCT更适于细菌性感染的早期监测,也更适宜作为判断血培养阳性是否为污染菌的指标。
PCT的高低是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和预后有提示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医师在面对急性发热患者时必须小心地排除细菌感染才可不选用抗生素。PCT能更可靠地确定必须治疗的细菌感染及帮助避免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更适合急诊的实际需要。PCT符合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的要求。须注意的是患者病因不明就诊时间短、流量大,应根据病情需要动态检测PCT,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病情和预后,及时修正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唐云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一反应蛋白、血脂与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的关系EJq.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648-650
[2]孙静静,王永强,曹书华,等.血清PCT CRP与AP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在预测多发伤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E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11,31(11):98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