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04-29张素清
张素清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数学思维,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从而获得基础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数学思维,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从而获得基础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就小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兴趣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非常重要的环节。兴趣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带着兴趣学,思维就敏捷,学习的效果就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可能就会事倍功半。在具体教学中,建议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是从直观教学入手,培养学习兴趣。数学是抽象而枯燥的,要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师就必须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并通过活动将数学直观化,化抽象枯燥为形象具体,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是从观察思考入手,培养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是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引导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透过事物表象抓本质、找规律,才能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观察也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推理概括能力,更无法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去观察思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又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
三是从动手操作入手,培养学习兴趣。儿童的智慧集中在的手指尖上。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带领学生动手做数学。比如,通过量身高,帮助学生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通过量体重,帮助学生理解克、千克等重量单位概念;通过拼图形,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重视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即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采用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转变观念。在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中,教师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有时是促进者,有时是合作者,有时是帮助者,有时是激励者。教师要根据小组活动的实际情况,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及时提供必要的提示。对于一些学生的独到见解,教师更应及时与鼓励和支持。
二是优化组合。小组合作交流,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在分组时,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保证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实现差异性互补。这样可以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并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
三是教会技能。在合作交流中,我们发现,导致合作交流活动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缺乏合作交流的社交技能。因此,在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教师要逐步教会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和独立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能力。
三、重视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指的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反思性回忆。反思的内容既包括对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也包括对学生表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情况的分析,从而查找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
一是反思教学设计。重点是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预测到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否预测到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设计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果基本预测到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说明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反之则是有差距的。
二是反思教学方法。再好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总会有不合适的地方。通过反思,教师就可以找到它的不足之处,并有目的地进行改进和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是反思学生反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四、重视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重视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于树海.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4,(Z2).
[2]高丽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