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绽放语文本色魅力
2014-04-29张冬梅
张冬梅
[摘要]:学生的原初体验是学生在初读文本时生成的原初理解,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对话后得出的初步结论,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教师以把学生对文本的原初体验作为教学的立足点。教师组织教学要始于学生的真正质疑处,立足学情,以学生的问题起点来设计教学。课堂上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激活学生的现场生成,真正体现本色语文。
[关键词]:语文 原初体验 以学定教
一、教师备课要把学生对文本的原初体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先看一些成品教案、课件、教学参考书(且不说那些教案课件是别人的成果,适应自己学生与否的问题),然后思考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在这种惯性思维下,就使语文教师很难在备课时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参先行、文本次之”于认知规律相违背的阅读顺序,极易陷入拾人牙慧的处境。教师要首先抛开教参,走进文本,才能获取自己对文本的原初体验,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才能立足于学情,做到“以学定教”,关注到学生的认知过程与学习状态,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才是有效教学的开始。教学始于问题,始于学生真正困惑的问题!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问题起点”来设计教学,尝试由学生的问题启动教学。这样学生进行的才是真实的学习,学习研讨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
二、阅读教学文本先行,先学后教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的原初感悟。目前,教学形式五花八门,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但更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感受,我们更应该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有效的阅读教学到底始于何处,我想,它最先应该始于师生文本阅读的原始体验。教师的教,要首先始于学生,立足于学情。回归学习原点,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真谛。
比如,在“读”这一小环节上,有些老师显然让学生读的不够,公开课上只是想告诉听课者有这个环节,教师好像比较吝啬宝贵的四十五分钟,以为只有自己多讲学生才能多学,我们说,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本科教师,要读懂一篇八百字的文章至少需要3~5分钟,何况学生?在诗歌阅读教学中亦是如此,我从提问“谁读了五遍、十遍”开始,然后让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评价,学生再试读,最后教师范读。一节课以读带讲,让学生一遍一遍的感知文本,享受读的过程,发现问题,在反复的读中感受文章语言魅力,然后组织讨论,设计层次性、逻辑性强的问题,步步引导。在立足学生原初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在阅读中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这就是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诱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写作教学“写了再说”,鼓励学生写出认知后的原初感悟
语文教育必须“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和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语文教学的学习过程都应该是一个训练过程”。作文教学亦是如此。举一个议论文教学的例子来说,写好议论文首先要有观点。生活中,大家都会说理,但是一到写作文中,有的学生就提不出观点。所谓观点,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也要关注学生生活的体验,让学生从原初体验出发、思考,我们如果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学生在写作时就拥有了自己的观点。
当今以小组探究为主要模式的语文课堂上,讨论似乎成了教师的法宝,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总要组织几场讨论,目前作文教学中流行的探究性模式是“说后再写”。这种模式的一般过程为:教师引题、小组讨论、组间交流、解答评选、确定答案。这是以问题为核心、以口头讨论为方式的教学。这种模式,使所有学生获得了共同的认识,基本上是如出一辙,缺少个性的感情。造成这种千人一面的原因,我想正是因为讨论。讨论让大家形成了思维定势。有了既定认识,学生的思维就绑上沉重的思维枷锁,束缚住了学生灵感的翅膀,怎么能飞起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单一模式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语文学习的原初体验,学生的读写活动缺乏思维的开放性,创造的空间变小了。学生的灵感火花可能因此熄灭,岂不可惜!
我们提倡以学生的原初体验为出发点、还原语文本色的途径和方法依然是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但必须坚持多样的语言训练。它体现在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甚至是教学细节之中。现在我们的作文课堂给学生自由写作的时间很少,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写的必要性。写,才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写的过程,其实是整理思想的过程。这是讨论所不能取代的,学生的许多感悟也是教师讲解不能替代的。试想,我们的作文教学能不能颠倒过来,先写后说。以综合认知为核心,以写作发表为方式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读,读完不讨论,直接把读后的感受和评价写下来,写完之后交流发言,彰显自己的个性,取长补短,推陈翻新,最后把文章结集,在班内传阅。教学模式设置如下:自由阅读——自由写作——组内发表——组间竞赛——教师点评——推陈翻新。课堂上仅仅围绕学生的写作实际需要,激活了学生的现场生成,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本色语文。实践证明,“写了再说”效果很好。好在写出了阅读后的原初感悟,好在放飞了学生的情感,让思维在自由的草原上驰骋,实现了写作的的飞跃。
由此可见,认识尊重学生原初体验的重要并不难,难的是把这样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我们师生都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实践者,让我们立足于本色语文课堂,把学生的学习成长作为教学追求的归宿点,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收获求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知识经济,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