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群人才培养研究
2014-04-29蔡丽娟
蔡丽娟
【摘 要】“协同创新”战略明确把创新人才模式作为高校改革的方向。围绕外贸岗位群与教学课程模块实施协同创新策略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外贸岗位群对国贸人才的能力要求,阐述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群;人才培养模式
一、岗位群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同一个创新目标,多个独立主体通过知识、专业技能、技术等多因素的协作,最终形成成果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其本质上是一种多独立主体间的新型创新管理模式。
目前市场上国际贸易岗位群依次可分为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报关报检员、货代保险等职位。围绕外贸岗位群与教学课程模块实施协同创新策略能有效解决人才培养存在的难题。国际贸易专业的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外贸市场岗位群的共同目标通过协同创新,把大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最大限度利用校企合作等各种创新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外贸市场岗位群对国贸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1.语言基础关
外贸岗位群普遍要求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过硬的实操技能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这体现在招聘所需岗位时外贸企业要求业务人员必须能运用外语胜任客户管理、业务开拓、交易磋商、商务谈判等工作。而国贸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较差,特别表现在口语沟通,收发外贸函电,单据的制作等细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毕业生就业时的优势,缺乏即时上岗的能力。
2.专业知识技能关
一项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具有连续性、复杂性、保密性等特点,涉及交易初期的客户开拓业务、外贸函电往来、成本的估算、交易条件的谈判、合同签订、备货、报检报关、退税等流程细节。这无疑要求国贸毕业生熟悉交易流程,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兼具国际市场营销推广谈判能力。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主要招聘大专层次具有国际贸易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这说明国贸毕业生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但这也是一种机遇与挑战性并存的工作。
3.从业经验和资格证关
外贸行业对学历的要求不高,但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优先考虑社会人员。毕业生普遍缺乏外贸从业经验,企业都希望招聘具有即时上岗操作的能力,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培养实习生。具备一定的从业资格证书将被优先录用,特别是报关、报检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
从各地院校办学实践来看,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为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专业技能,但大部分课程设置较为零散,教学内容重复性极高,缺乏整体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大专院校与外贸企业、政府、社会机构等外部独立主体缺乏协同创新,具体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协同
外贸的业务岗位对从业人员学历不高,但是非常注重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传统院校国际贸易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一般都把商务英语、商务函电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作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则大多开设报关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结算等,而把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作为专业选修课。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论教学依然与实践教学脱节,在课时安排上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导致学生毕业后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再培训,延缓了顶岗实习。
2.实践操作能力差,缺乏即时上岗能力
国际贸易是一个综合性、操作性较高的专业,涉及多个学科内容。这意味着学生具备单证处理、报关、投保等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具有熟悉运用英语开发客户,与外商邮件往来,商务谈判等综合素质以及抗风险应急处理能力。而目前各学科的课程设置各自为政,无法提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能力的协同失衡导致学生的整体解决能力较差,实操能力差,无法适应目前市场对国贸生的需求。
3.企业积极性不高,实训基地建设薄弱
鉴于外贸工作的时间连续性、信用风险、商业机密、实践操作性高等特点,目前国贸专业校内实训场地、实验室相对滞后,特别是针对社会岗位模拟实训基地。小型的民营企业及加工企业规模小,对人才的需求较少,不太愿意接受以实习方式校企合作。仅有的校外实践基地大多靠关系维持,在追求利益的条件下,大多企业不乐意接受学生实训,这种方式没有得到良好的协同发展。
鉴于以上问题,通过以就业为导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以岗位群能力素质为方向,优化课程模块体系设置,整合课程资源避免重复教学,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等对策,可以解决目前人才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当代教育科学[J].2012(07)
[2] 胡秋华.珠三角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