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教育充满生活气息
2014-04-29张旭英
张旭英
摘 要:在品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用新的教学形式去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提炼出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和事例,通过各种新颖接地气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以更亲切生活化的形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关键词:品德教育 生活实践 课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219-01
新课改倡导教师在品德教育过程中,要联系生活,走进生活。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环境中,去感悟,去亲身理解,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在品德的教学中,老师从之前的“多讲”授课模式,转变为“多听,多活动,多体验”。本人在近几年一直进行着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在每一学期的品生教学中,都会对品生的教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品德教育服务于生活,要结合身边的生活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将课堂所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产生共鸣,从而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对此,对品德教育总结了四个方面,由浅入深,从课堂到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活动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天性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要有创意,新颖,生动有趣,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品德课堂的兴趣。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成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张有弛,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渐入佳景,同时借助现代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习惯,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大自然地悄悄话》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引导的方法,在讲述到一只即将独立的小鸟时,提出问题来,问同学们有没有离开父母的经历?离开时会对父母说些什么呢?那同样的,作为人类的好朋友,小鸟在离开自己的父母时,会对鸟妈妈说些什么呢?通过提问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被點燃起来,才能调动出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教学此课时,可以播放优美明快的音乐,和学生一块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鸟,在大自然中,沐浴着阳光,自由飞翔,倾听大自然地悄悄话。接下来再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想一下,小鸟赖以生活的家园遭到破坏了,那该怎么?刚才把自己想象成小鸟的同学们,已把自己当成大自然中一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悠然而生。
2 活动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课堂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也是品德教育课的载体,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提炼生活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课堂课外活动中,发现问题,感悟生活。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老师倡导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为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道德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并转化为行动而外显出来。
如在教学《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老师将公共汽车作为一个切入点,把课堂装扮成车厢环境,并安排同学为司机,售票员,乘客,马路行人等各种社会角色。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和激励,表演完成后,请表演及观看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将交通安全,秩序,礼仪等品德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意识和行动中。
3 生活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陶行知对学生的解释为:生,即生活或生存。这个解释发人深省。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品德教育要联系实际生活,不同地区生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品德教育要根据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进行适配结合。使学生在身边的社会活动中体验,获得进步。
把课堂教育搬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真善美。比如开展各种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组织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新型建筑等活动,丰富小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等事物的有关了解;让学生走到街头观察交通实况,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引导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洗一件衣服等。在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愉悦的态度,培养学生出动脑筋勇于创造生活的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对这些社会活动的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思想。
4 实践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学习不是目的,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品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也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活动,与社会生活进行互动。使学生在实践提高的基础上深刻反思,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层次。
如我们学校在组织开展“我是环保一员”活动时,学生对家乡的土地沙化,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存在很多疑问,这时教师最好把相关资料整理出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教师不要把自己的观点看法直接的描述出来,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行动。其中一个小组对我们当地的龙王河的污染原因进行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了污染原因及如何治理。不久学生们给镇政府提出了整改建议,得到表扬。如今,龙王河成为我们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个行动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环保意识。
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又要从现实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健康思维和品质。每位教师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条件及学校所在地的环境与资料来展开有效教育活动,从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效教育价值的问题,形成各式各样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朱彩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品德与生活》课堂回归生活的本真[J].山东教育(小学刊),2013.
[2] 杨德发,赵清华.投石设问.启迪思维—— 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设计初探[J].山东教育(小学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