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设后求 以退为进
2014-04-29傅建红
傅建红
笔者在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面翻折问题时发现,在建系之后的空间图形中,底面上各点的坐标相对容易量化,但折起之后,由底面上升到的空间的相应点(本文称之为“折起点”)的坐标,有时难以直接标注,而该点却往往是问题的核心之点. 一旦坐标得以量化,则整个问题的难点随即“土崩瓦解”. 因此,如何有效量化“折起点”的坐标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笔者探究发现,在“折起点”坐标难以直接标注的情况下,采用“先设后求、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略,即欲求“折起点”坐标,先设其坐标为(x,y,z),由该点向底面引垂线(退回平面),垂足的坐标即为(x,y,0)(设底面为xOy平面),通过翻折问题的几何性质解出x,y;然后再返回到“折起点”中(进到空间),根据已知条件或翻折性质,求出竖坐标z,从而求得“折起点”坐标. 由于在底面求解x,y时,须借助翻折问题的几何性质,为此,笔者下面先介绍相关性质,然后例谈如何具体求出“折起点”坐标.
一、性质介绍
平面翻折问题的实质是平面绕轴的旋转问题,因此,同一平面在翻折前与翻折后各几何元素间的位置、大小关系均保持不变,由此可推出如下性质:
性质1 如图1,将△ABC沿直线AB折起至△ABC1,则AB⊥CC1.
图1 图2
证明:过点C作CD⊥AB,垂足为D,连接C1D,則C1D⊥AB(因为C1D是CD经平面翻折后的线段),所以AB⊥平面C1DC,从而AB⊥CC1.
性质2 如图1,将△ABC沿直线AB折起至△ABC1,设折起点C1在△ABC所在平面内的射影为H,则HC⊥AB.
证明:因为C1H⊥底面ABC,所以AB⊥C1H,又由性质1知AB⊥CC1,所以AB⊥平面C1HC,所以AB⊥HC,即HC⊥AB.
性质3 如图1,将△ABC沿直线AB折起至△ABC1,设P是直线AB上任意一点,则PC1=PC.
证明:因为PC1是PC经平面翻折之后的线段,所以PC1=PC.
性质4 如图2,四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AEB=∠DEC,将△AEB,△DEC分别沿直线EB,EC折起至△SEB和△SEC,使得A,D重合于S点,设S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为O,则O在∠BEC的平分线上.
证明:因为∠AEB=∠DEC,折起后有∠SEB=∠SEC,故点O在∠BEC的平分线上.
二、方法应用
例1 如图3,在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C中,E,F,P分别是AB,AC,BC边上的点,满足AE=CF=CP=1,今将△BEP,△CFP分别沿EP,FP向上折起,使边BP与边CP所在的直线重合(如图4),B,C折起后的对应点分别记为B1,C1.
(1)求证:PF⊥平面B1EF;
(2)求AB1与平面AEPF所成角的正弦值.
图3 图4
解 如图4,设AC边的中点为O,分别以OA,OB为横轴和纵轴建立空间坐标系,则由条件易知底面各点的坐标分别为A ,0,0,E1, ,0,B0, ,0,P-1, ,0,F- ,0,0,G0, ,0,则向量 =(2,0,0), = ,- ,0, = , ,0, =(1,0,0), =(-1, ,0). 设点B的“折起点”B1(x,y,z),则B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x,y,0),则 =x,y- ,0, =x+1,y- ,0, =x-1,y- ,z. 由性质2得BH⊥PE,所以 · =0,代入向量得2x=0,即x=0. 又∠BPE=∠CPF=60°,所以∠B1PE=∠B1PF(这一步很关键). 由性质4知,PH是∠FPG的平分线. 又易知PF=PG=1,所以 · = · ,代入向量得 - ·y- =1,解得y= ,从而B1点的坐标即为0, ,z. 再由性质3可知, = ,代入向量即可解得z= ,从而求得“折起点”坐标为B10, , .
(1)由 = ,- ,0, = , ,0, =1, ,- 得 · =0, · =0,所以 ⊥ , ⊥ . 又FE∩B1E=E,所以PF⊥平面B1EF.
(2)由前知 =0,0,- 为平面AEPF的一个法向量, = ,- ,- ,所以cos〈 , 〉= = ,所以AB1与平面AEP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点评 本题建系之后,底面各点的坐标均容易标注,但“折起点”B1的坐标却难以直接标注,而由题意可知,一旦B1点的坐标得以量化,则后面的求解将是“一马平川”,否则,空间向量将无“用武之地”. 既然如此,那就只得另辟蹊径:采取“先设后求、以退为进”的策略.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计算量小,而且操作简便,在空间向量遭遇“折起点”坐标挑战时,可巧妙化解,使问题的解决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当然,本题的解决离不开平面翻折问题的几何性质,因此,熟练掌握翻折问题的几何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必备前提.
例2 如图5,有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E是AD边的中点,将△ABE沿直线BE折起至△A1BE的位置,此时恰好A1E⊥A1C(如图6),点A1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1)求证:EO⊥BC;
(2)求直线A1C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正弦值.
图5 图6
解 如图6,分别以边AB,AD为横轴和纵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由条件易知底面各点的坐标分别为B(2,0,0),C(2,2,0),D(0,2,0),E(0,1,0). 设点A的“折起点”A1(x,y,z),则A1在底面上的射影O(x,y,0),则向量 =(-2,1,0), =(-2,-1,0), =(x,y,0), =(x,y-2,0), =(0,-1,0), =(x,y-1,z). 由题意△A1BE是△ABE的折起面;又由已知A1E⊥A1C,A1E=ED,所以△A1EC≌△DEC,即△A1EC也可以理解成由△DEC向上翻折得到,从而由性质2可得:AO⊥BE,DO⊥CE. 所以 · =0, · =0,代入相应向量得-2x+y=0,-2x-y+2=0,解得x= ,y=1. 此时“折起点”A1的坐标即为 ,1,z. 再由性质3知 = ,代入向量得 +z2=1,显然z>0,故z= ,求得“折起点”坐标为A1 ,1, .
(1) = ,0,0, =(0,2,0),所以 · =0,所以EO⊥BC.
(2)设平面A1BE的一个法向量為n=(x,y,z), =(-2,1,0), = ,-1,- ,所以n· =0,n· =0,即-2x+y=0, x-y- z=0,取x=1,则y=2,z=- . 所以n=1,2,- , = ,1,- ,cos〈n, 〉= = ,所以直线A1C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点评:本题与例1类似,建系之后,同样面临“折起点”坐标难以直接量化的困境,然而该点又是本题的“题眼”,不容回避.采取“先设后求,以退为进”的策略,即可轻松化解难点,为后面的求解扫清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本题解答时敏锐地发现了△A1EC≌△DEC,从而可将△A1EC看成由△DEC向上翻折得到,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也可将条件 · =0换成已知条件 · =0来构建x,y,z方程,同样可使问题获解(过程稍繁).
三、方法总结
立体几何中,平面翻折问题的解法包括传统几何法和空间向量法.但传统几何法对解题技巧的要求相对较高,思维难度通常较空间向量法大,这使得问题的解决带有随机性. 而空间向量法因关注计算、淡化技巧,且解题过程程序化,因此,常可降低思维难度,使我们更容易上手. 但空间向量法运用的前提是建系并标出点的坐标,建系相对还算容易,但标出相关点的坐标(尤其是“折起点”的坐标),有时并不容易,而正是这一“点”成了空间向量法解题的思维“瓶颈”. 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它,那么空间向量法在翻折问题中的运用将黯然失色. 本文提出的“先设后求,以退为进”的策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谓的“先设后求”,其实就是待定系数,它在翻折问题中也可直接使用,但单纯的待定系数难以回避计算烦琐带来的弊端. 比如在例2中,直接由关系式 · =0, · =0, = =1代入向量后得到的方程为三元二次方程组:x(x-2)+(y-1)y+z2=0,x(x-2)+(y-1)(y-2)+z2=0,x2+(y-1)2+z2=1,显然计算量相对增大(退回平面后建立的方程均为一次方程),这样,与传统几何法相比,向量法解题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虽思维难度下降,但计算过程冗长).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提出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即将空间点的坐标分批解决:先退回平面求x,y,再升到空间求z,如此即可大幅简化运算,为空间向量在平面翻折问题中的运用提供了终极解决方案. 当然,如前所述,翻折问题的最终解决离不开它的几何性质,尤其是在求解投影点坐标的过程中它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