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2014-04-29李艾
李艾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入贯彻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将初中语文教学同学生生活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生活化的初中语文教育模式。对此,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促进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更好地贯彻与落实初中语文新课程教育理念,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改善。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 初中语文 生活素材
中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广泛的学科,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过分依赖教材,反而忽略了同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不利于学生审美素质和德育素质的提升。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渗透与应用,可以让语文课教学真正的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与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个人的语文学习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兴趣和情感,所以传统灌输性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知识单纯进行机械性的背诵和记忆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渗透,可以让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增加和保持初中生的学习语文热情。
(二)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渗透与应用,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通过语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等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德育素质和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促进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仍旧面临着应试教育的挑战,初中语文基础教育改革要想有所突破,就需要将生活化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情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理论知识的认知,加快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策略
(一)转变传统语文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维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对于缺乏语文学习兴趣的学生,其学习情绪容易失控,丧失应有的学习热情。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善于从学生生活入手,拓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思维,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活跃和开阔,获得更多创造性、生活性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初中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就作者热爱父母的情感进行感知,还要引导学生与自己对父母的尊爱之情进行对比,让学生意识到父母伟大的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体验,拓宽学生学习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挖掘生活教育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如果单纯依赖教材进行常规教学,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周边的生活教育素材,积极构建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桥梁,利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动感知。例如,在初中语文《背影》的教学中,不妨让学生回家认真观察自己的父亲,后者想象出与父亲在日常相处时的特殊化的生活情境,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父爱、感受父爱,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三)营造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氛围,激发语文学习热情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施加高考压力,使得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只能进行被动的学习,丧失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渗透与实施,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营造出贴近初中生心理需求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进而有效吸引初中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语文学习热情。例如,在初中语文《桥之美》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会觉得桥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但是并没有发现桥梁的美,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发现美的眼镜,这也是学生跟作者的差距所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学校周边的桥梁拍成图片,让学生边学习边发掘生活中的桥梁之美,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四)走向生活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语文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比较强,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切忌过于传统和封闭,而是应当大胆的走出教室,突破教材的限制,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构建生活教学课堂,强化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语文情感的升华,因此,初中语文课教学必须内外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思想语文的广阔天地,把语文课置于社会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语文。例如,在学习完《乡愁》之后,教师不妨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回到自己的故乡,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然后以“我的故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这样远比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盲目抄袭他人的名言名句而更有教学意义,更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总之,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既是初中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语文教学观念,重视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充分挖掘生活化的语文教育素材,彰显出语文课程的价值与魅力,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万秀霞.浅议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8).
[2]崔平.高效文言文,自学“五重奏”——浅谈初中生文言文自学能力的养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3]张小敏.初中语文教育联系生活元素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3,(05).
[4]张玉奎.捕捉初中语文的生活元素——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J].时代教育,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