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地方师范大学教师そ逃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的选择
2014-04-29李晶
李晶
摘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唯有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师。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隔阂”和“壁垒”,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来建构教师教育区域发展合作共同体。在教师教育发展转型的攻坚阶段,探索出一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地方师范大学 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 必然选择 实践路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教师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地方师范大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就是培养一支能够“扎根地方、学习地方、服务地方”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唯有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师。教师教育改革是一个由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多元系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制度设计、政策实践多个领域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并涉及到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一体化环节的全过程。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打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隔阂”和“壁垒”,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结构优化、发展创新来建构教师教育区域发展合作共同体,在教师教育发展转型的攻坚阶段,探索出一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理论源于协同理论,强调创新主体的互动联结、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协同创新”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根据彼得的定义和追溯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将协同创新理解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各创新主体突破壁垒,相互合作和配合,整合和汇聚资源和创新要素,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激发创新要素活力以获取外部效应。协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静态样式与动态机制相统一的过程,是人、财、物、技术的深度整合,是沟通、合作、融合、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协同是贯穿始终的必备手段,创新是各要素优化整合的最终目的。
约占高校体系中95%的地方高校,是助推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地方高校只有倾力促进区域社会发展,才能有效推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地方师范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重要类属划分,其协同创新更应以知识增值、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通过学校内部各部门或各主体、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社会科员机构或是中介机构等主体之间以实现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共同目标,投入各自优势资源,通过观念的共享、实践平台的共建和保障机制的共融,进行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的过程。基于高校协同创新具有一致性、持续性、开放性、多元辐射性等特点,高校在进行协同创新建设时,一定要保证和坚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目标要契合、内容要融合、结构要弥合、资源要整合的建设发展方向。
二、协同创新: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社会的发展需求
1.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阶段,高等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办学方针成为社会共识。高等学校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四大职能的发挥,提高自己对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力,在服务中求得政府的保障和支持,求得用人单位的检验和认可。然而现阶段,由于“小部门”思想导致教育资源分散,产、学、研严重脱节,部门条块分割、界限分明,产生严重的内耗,没有形成相互支撑渗透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实践技能削弱,融会贯通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丧失,更谈不上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与其他科研院所、政府、基础教育学校等部门的联系较少,虽有部分专业在科学实验、实习,技能实训等方面有所涉及,但合作层次较低,学生实践锻炼环节缺失,这都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这意味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成为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2.顶层设计的选择驱动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首次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概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理念的深入运行,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着重提出要“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对“推进协同创新”做出了详细部署,并正式实施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随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更有力、更明确的笔触标定:“提高原始创新、聚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一系列有关于协同创新的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和解读,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多元、开放、动态、可持续地发展,提供了战略层面的基本依据和实践运行领域的引领保障。
(二)地方师范大学自身发展特点
1.自身系统运行需要
首先,地方师范大学办学的重要目标是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竞争力,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然而,由于高校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尤其地方师范大学更是受到地理位置、区域资源、经济、技术和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办学定位的制约,要想以“自立门户”的发展态度来进行学校的建设是不具备实施可行性的。必须变“单打独斗”式为“群策群力”式的路径选择,整合与优化资源,才能够实现地方师范大学内涵式、开放式发展愿景,这就具有了协同创新与发展的复杂性质。
其次,地方师范大学在进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系统中存在一些基本要素,包括人才要素、信息要素、知识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市场要素、政策要素和管理要素等。地方师范大学要建立多层次文化要素,在实施与发展的过程中,上述构成要素的平衡性是不断变化的,存在“破”和“立”交互更迭的阶段性特征。也就是说,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随系统的发展而变化,但各种要素变化的程度存在不一致性,在一定的阶段会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但在新的阶段,新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也会随之出现,产生新的不平衡性。因此,需要将各要素优化配置,协同整合,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系统的利益效果最大化地发挥。
2.教师教育改革需求
教师教育改革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价值目标,其有效推进涉及到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在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和职能各有不同,但彼此之间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系统性和协同共生性。师范大学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机构,其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转变,需要师范大学谋求地方政府的保障和中小学校的支持;同时中小学校组织更新、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以及学生学习成就提升也需要师范大学的智力支持;地方政府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统筹协调者,主要负责为师范大学和中小学校提供资源的补给、政策信息的支持和行动调控能力的支撑;这种相互需求为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创新提供必要性。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是一个涵盖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多个环节的一体化过程。这些环节彼此之间具有的明显的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各环节紧紧相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链条。这就要求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对各环节进行统筹考虑,并构建起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并将上述各环节科学统合,纳入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体系,以实现各环节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的结构化、层次化、系统化。
最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协同创新。师范生的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其“培养模式改革既要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整体需求水平,又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一般规律,还必须考虑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教育院校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并在其主导下,形成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使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地方师范大学发展特点综合考虑,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过去单纯和单一的学校行为向学校行为、政府行为以及教师个人行为三者融合的方向转变,必须鼓励和支持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的协同创新,实现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
三、协同创新: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提高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广博的文化基础,多学科的知识积淀,宽阔的学术视野,思辨的学术氛围,还需要民主平等的环境打造和多个场域的实践锻炼。这样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条件不是某一个学院和学校能够营造的,也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能够提供的,必须通过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教育领域内和教育领域外各方共同努力,协同创新才能生成。因此,地方师范大学应根据地缘优势、办学特色,秉持协同创新的理念,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打造平台、营造氛围”为驱动,通过教师教育区域联盟的建立、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及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实现优质资源的互补共享,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师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的区域联盟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综合性高校办师范为辅的开放大格局,全国百余所师范院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承担了教师教育工作。但教师教育整体上仍然在“院校”里打转,与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一线的衔接和合作还只是偶尔为之,十分有限,也没有进入到办学理念的层面上。只有与区域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的创新能力相协同,探求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并进行创新决策的管理,才能真正达到协同创新发展的实际绩效。教师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区域联盟的建立,为师范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见习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热爱基础教育,为其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联盟组织既是联盟内地方师范大学的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又可以成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真正实现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大学与基层教育、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互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制度设定和政策实践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共同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增加了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整体能量和辐射效应,推动教师教育在区域和行业中走向联合,促进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
在协同创新模式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在内部结构层面进一步“精雕细琢”。
首先,地方师范大学应充分整合联盟内教师教育优质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成立了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充分挖掘本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通过组建各类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中心,进行跨学科教育平台建设,使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专业壁垒,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构建代替界限分明的学科分类课程,为学生带来信息含量大、综合性能强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其次,作为区域联盟的核心智库,应该有效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和运行协同创新机制。可以通过开展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专题讲座、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研讨会、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交流会等,在实质层面上组建联盟内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为协同创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支持。
再次,开展合作推广项目。注重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之间的人员交流与往来。充分发挥地方师范大学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和“国培”“省培”基地这一有利条件,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请优秀的一线教师走进大学课堂,让广大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增加对基础教育教学的感性认知和实践经验,从而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型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体系,培养一批优秀的、实干的“教师+技师”——“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从原先的知识型、传授型向智能型、创新型、全能型方向转化。
(三)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教师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的区域联盟应充分发挥联盟内地方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满足国家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要求,依托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搭建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拓宽教师教育合作交流渠道,建立多层次、多级别、多功能的教师教育网络系统和教学支持系统,共享和共建一批在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辅助课程资源和优质自主学习资源,强调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有效整合、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融合。同时,还要将其建成一个学生伙伴相互之间交流的交互与反馈系统,将其建成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与请教的咨询平台,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灵活转变,自由切换。
四、结语
作为地方师范大学,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未来发展愿景,我们应该坚定地将“扎根地方、学习地方、服务地方”作为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将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教师教育实践的基本宗旨。树立科学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坚持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统一,坚持“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协同创新,整合资源、聚集能量、灵活机制,走出一条以“目标一致、质量提升、资源共享”为核心的精细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赵英.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必然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03):144.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81-84.
[3]喻江平,王思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07):151.
[4]赵英.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必然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0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