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2014-04-29李颖
李颖
摘要:留守儿 童是中国的农村一群“制度性孤儿”,他们虽然有父母,但是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不良心理 表现 成因 对策
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表现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身边无父母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很多希望和需求无处可求,老是实现不了,产生失落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感到无助,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六年级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看到别的孩子与妈妈一散步时,我就暗暗流泪,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父爱缺失、母爱缺失、家庭温暖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成因
对于孩子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三、针对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提出如下对策
(一)家庭方面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不要一时留下千古恨,孩子的前途比金钱更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首先,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其次,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即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再次,父母要与老师保持随时的通讯联系,多与老师沟通,配合教育孩子。
(二)学校方面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加强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和法制教育课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知道违法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2.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地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3.教育关心相结合。学校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小组,不定时地与留守儿童交心谈心,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爱、自尊、自立、自强的信心,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给生活有困难的住校留守儿童解决住校生活帮助,使他们体会到学校就是家,老师就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