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P/TIPP背景下上海自贸区发展探索

2014-04-29王菁

时代金融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摘要】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以及美欧新开启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欲重构国际贸易新格局以及国际贸易投资新标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应紧跟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案,使上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金融中心。

【关键词】TTP TTIP 上海自贸区

世界贸易组织(WT0)于2001年11月在多哈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谈判”。该轮谈判包括了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规则谈判、知识产权、争端解决、贸易与发展以及贸易与环境等8个主要议题,但由于参与谈判的成员国分歧较大,使得此轮谈判屡次陷入困境。而与此同时,为享受自由贸易的福利,许多国家纷纷绕开多边谈判,直接参与双边的或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尤其是美国,如今美国正在高调推进TPP和TIPP谈判,以北美贸易自由贸易区为主体,以“跨大西洋自贸区协议”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自贸区建设已经展开。

一、TPP/TIPP欲重塑国际贸易规则

(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以下简称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最早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四国于2005年5月发起,成员国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重要目标之一即为建立自由贸易区。美国于2008年2月宣布加入,2009年11月正式提出了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此后,美国积极推动并开始主导TPP谈判。目前,已有12个成员国{1}参与TPP谈判。据IMF统计,TPP成员国的GDP规模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占世界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TPP在全球经济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TPP谈判不仅涵盖了传统贸易协定中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相关内容,还包括劳工、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等内容。

(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以下简称TTI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的谈判于2013年6月启动,是指美国和欧盟双方通过削减关税、消除双方贸易壁垒等来发展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贸易协定。据有关报告显示,若TIPP谈判达成协议,美欧之间的所有关税都将取消,非关税壁垒也将大幅度减少,并且在投资、监管方面也将形成统一标准,美欧之间的经济总量将占全球约50%,占全球贸易额三分之一,如此大规模的自贸区有助于拉动欧美经济增长,从而对周边经济腹地也将产生驱动力。

美国将TPP/TIPP视为21世纪标准最高、最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大幅废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还关注了国有企业、劳工标准、知识产权和环境等问题,这两个谈判被美国视为欲重构全球贸易新规则的一种尝试,如果TIPP和TPP这一“两洋战略”能实现,美国将建立起一个新的连接两洋的全球经济贸易框架,并欲以此为载体,重塑国际贸易投资新格局与新规则,进而主导并影响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继续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

虽然TPP/TIPP对美欧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两个谈判都把包括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主要的新兴国家排除在外,由于TPP和TTIP的准入标准高,门槛高,目前一段时间内,中国很难达到加入条件,但中国并不能因此就被动地被TPP和TTIP排斥和抑制,而应主动出击,积极建立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更高层次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上海自贸区则是应对国际贸易格局和规则新变化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上海自贸区定位开放试验田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同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特殊海关监管区域,其建設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方式的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保障,因此上海自贸区并非是上海的自贸区,而是国家的自贸区,不仅是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以开放促改革的国家战略,应该将其定位于全国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而且在国际贸易新背景下,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还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其很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参加TPP等谈判的准备和窗口。

(二)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改革内容

制度创新是上海自贸区改革的核心,根据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本文将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改革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上海自贸区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中,“深化行政管理改革体制”是上海自贸区的首要任务之一,应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新格局和新标准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与事后监管。比如在自贸试验区内外商投资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先证后照”登记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货物入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转变政府职能的举措相继推出,这种全新的行政管理模式将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管理上新水平。

2.投资领域改革。在投资改革领域,率先在试验区内对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工商登记三个环节进行改革。此外, 上海自贸区将进一步扩大六大服务业的开放,包括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社会服务和文化服务领域的开放。上海自贸区将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探索投资管理新体制,推动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接轨。

3.贸易领域的改革。上海自贸区将加快贸易领域发展,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转型升级,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增强上海自贸区在亚太地区的根植力,大力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力。此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服务模式是上海自贸区的一大亮点,这也是自贸区较目前各类保税区的显著区别。所谓“一线放开”是指境外及自贸区货物不受海关监管,可以自由地进出自贸区;“二线管住”是指货物从自由贸易区出入非自由贸易区要依据本国海关法的规定,征收相应税收。

4.金融领域的改革。上海自贸区涉及金融方面试点内容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产品创新以及离岸金融业务等。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上海自贸区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进行先行先试;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以及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若条件具备,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等交易。综合起来,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形态近似于境内离岸金融。

三、TPP/TIPP背景下上海自贸区发展建议

(一)政策制定应与国际深度接轨

上海应积极追踪TPP/TIP的最新进展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最新动态,按照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投资自由化和管理法制化的理念,在投资、贸易、航运、金融和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政策制定上充分对接TPP/TIP等国际协议,以便更好地融入国际贸易新体系。

(二)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共同发展

一方面,上海自贸区通过带动政府管理、金融、贸易、税收等一系列政策变革,可能为全国性的改革带来巨大的示范与带动效应,从而倒逼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应积极主动的应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各领域的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浪潮中。

(三)金融创新要立足服務实体经济发展

上海自贸区通过金融领域的创新,建立适应新国际贸易形势的金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汇率和利率市场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大力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但金融发展的根基是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应该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大对自主创新、低碳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加强产业的融合性,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才更具有可持续性。

注释

{1}12个成员国分别为美国、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文莱、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加拿大。

参考文献

[1]沈国兵.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对中国经贸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3年12月.

[2]方虹,杜萌.国际贸易新格局中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12月.

[3]夏善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理念和功能定位,[J].国际经济合作,2013.7.

[4]陈霜华,从TTIP/TTP看上海自贸区未来的发展方向,[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5.

[5]孙立坚,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金融开放战略,[J].新金融,2013.12.

作者简介:王菁(1984-),女,汉族,江西安福人,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三周年绩效梳理与展望
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路径选择及风险防范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物流地产发展的影响探讨
黑龙江省复制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可行性研究
上海自贸区跨境债券问题研究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上海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便利化研究
浅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和完善
浅析苏州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