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咋问、生咋想,师妙问,生妙想
2014-04-29吴嫚妮
吴嫚妮
孩子们好喜欢今天的数学课,这个喜欢对于孩子而言仅限于对学习方式的喜欢,即“描、拓、剪”的过程。
今天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并感受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这些认知一定需要有效的实际操作作为支撑,尤其是在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的体会上,这是后期学习的重要基础。
我问孩子们:“要想得到其中的一个面(图形),怎么办?”教室里一片寂静,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铁证——这个问题难!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问题是对的、问法是错的。
于是,我马上追问:“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些平平的面摘下来呢?”
这时,就有几个孩子纷纷举手,然而面不广,我依然给予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孩子们就在思考中陆陆续续地发出了一些想法和议论:
“可以把它们剪下来。”
“啊?杯子你怎么剪啊?”
“我的牙膏盒子可以拆开。”
“那我的魔方怎么拆啊?天哪!”
……
“你真够笨啊!先画再剪撒!”
……
在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以后,我觉得该揭示“描、拓、剪”的方法了。当然,为了让孩子们能高效地完成,并成功获得感受和结论,还需要教师简明而规范的示范。
孩子们一边说,我就严格按照他们所说的一步一步做给孩子们看,完后归纳为——
“先画,这样一个描画的过程就叫‘拓,把面拓在纸上,再剪下来。”
亲眼看到该过程后,孩子们跃跃欲试。这样的活动孩子咋不喜欢。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高效地组织操作活动,用各种评价方式和手段让孩子们有序、高效进行。
更加关键的在于活动之后的反馈过程——“说、思、找”。
“我们是怎样得到想要的面的呢?”“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图形的呢?”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充分表现出他们对该过程的真实经历所获得的感受。所以,他们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
“先在纸上把这些面画下来,再剪下来。”
“用这个方法,你想得到哪个面都可以!只要是平的!”
整个过程花了整整15分钟是我课堂近一半的时间啊!但是,这时间价值连城,因为孩子们在操作中亲身经历、充分感受,教师不用多說一句话、不用多解释什么叫做“关系”,孩子们已经非常清楚地理解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密切关系了。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