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食用油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老是有这类或那类油不健康的新闻,古代人用的是什么油? 等
2014-04-29
现在食用油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老是有这类或那类油不健康的新闻,古代人用的是什么油?
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按《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给中原地区带来了芝麻种子。芝麻因为是张骞从西域胡地带回的,所以芝麻最早叫“胡麻”。在汉时已被用于榨油,所生产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南北朝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记载:“按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宋代之前关于食用植物油脂的记录,大部分都是芝麻油,其他油料的记录很少。榨油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用于榨油的油料作物开始增多。北宋庄绰在《鸡肋编》里记载:“油通四方,可食与然者,惟胡麻为上,俗呼脂麻。河东(今天的山西)食大麻油,陕西又食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菜籽油),山东亦以苍耳子作油,颖州亦食鱼油。”
作者对各种食用油脂的油料优劣排名:最好的是胡麻、莱菔子(萝卜籽)、黄豆、菘菜子(白菜籽),其次是苏麻、芸苔子(油菜籽),再次是茶籽(现在的茶籽油可是高档食用油),又次是苋菜子,最差的是大麻仁。
大豆在我国种植历史很悠久,但是作为榨油原料却很晚,原因就是大豆的含油低,只有16%-19%,到了明代用压榨法的出油率仅为7.5%。而芝麻含油较高,达到45%-50%,用压榨法能获得接近35%的出油率。除了芝麻,其他的食用油油料作物很少有超过25%的出油率,这就是芝麻油在很长的时期内独领风骚的原因。
南宋时期曾出使金国的洪皓记录了这么一件事情,金国对待宋朝来的使团,在生活待遇方面,酒、肉、面、米每人都有供应,但只有副使以上级别的才每日供给油。你看当时的金国,油是多么宝贵的生活物资。(解答人qiuwenjie: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塔台管制员睡岗的危险程度如何?可能导致哪些后果?
武汉机场管制员在岗睡着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潮。其实关于管制员睡岗的问题,对于飞行安全的影响是有限的,尤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飞机在空中一般要听从地面指挥,空中划分许多空域,不同空域有不同的机构进行指挥。离机场最近的,有进近指挥(负责管理飞机进出飞机场)和塔台指挥。指挥范围的话,进近指挥下面包括很多机场的飞机,而正常情况下,一个塔台只管理自己的机场空域中的飞机。
飞机在从高空下降过程中,需要听从进近指挥接近机场,这时候进近就会让飞机联系塔台,如果飞机联系不成功,飞机将会回去联系进近。而没有塔台的许可,飞机不可以落地,這种情况下最多的就是复飞了,如果实在联系不到,就去备降场备降了。这对飞行安全来说影响实在不大,只是多一个落地而已。而在飞机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是不可以落地的,因为不能确定机场以及跑道的安全情况。
机场无人管制在美国很正常。有人提到美国至少有50%以上的机场是无人管制的机场,也就是根本就没有管制员的,我在美国也飞了一年,而且多是这种无管制机场。美国这种机场确实是很多,这些都是小城镇的机场,主要供私人飞机,航空活动爱好者跳伞,滑翔机等活动。这种无人管制机场都会有一个通用频率显示在航图上,供飞行员联系。如果要降落在该机场或者低空经过该机场空域,都应该在这个频率里通报位置以及目的,这里不会有管制员指引,只有其他飞行员与你沟通,互相通报位置以避免撞机灯冲突的发生。大家在无人管制机场互相通报位置以及空中飞机情况,很安全。另外美国还有一些机场是管制员到点就下班的,这时候这种机场也就是无人管制了。飞行就遵从以上原则。(解答人李kevin:直升机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