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上的拓展延伸
2014-04-29王菊
王菊
思想品德拓展教学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拓展思维,进而生成更多更新的知识,提升情感,优化态度,建立和巩固高尚的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给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改造、挖掘、探索的机会,教师应该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优化组合教学资源,有效实现课程目标,从而达到一种教学合一的状态。在初中思想品德拓展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内涵的拓展延伸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拓展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准则,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使课堂更加精彩。教学目标并不追求唯一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多种选择中自我完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在这方面延伸和强化,“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设计的教案。应该及时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加以拓展,用“语言”这把激情的钥匙,打开学生的心门,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才真正成为师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才能使儿童真正得到健康、持续茁壮的成长,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使得有限的教学目标拓展為无限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场所的拓展延伸
思想品德提出要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理解、规范,获得更深、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良好的品德逐渐内化为人格。例如我在教学《礼貌显魅力》这一框内容时,先安排部分学生到附近超市购物,第二课时播放学生到超市购物的录像,再让学生找出不文明的购物现象,然后学习、交流到超市购物的基本程序和一些小常识,回头再采访超市工作人员谈不文明购物给超市带来的损失,这样逐步深入的实践活动,使良好的品德深入学生的心灵。“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体验性的学习正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
三、教学时间的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而且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在一两节课内完成。教师必须要特别留意学生的校外生活,了解学生的课外兴趣,多同家长和社区联系,在设计主题活动时,要有通盘考虑,以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充分给予他们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出积极向上行为的机会。让学生在延伸“教学”中消化、体会、掌握真知,克服知行相脱节的现象
总之,要使儿童广泛地接触并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的教学就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挖掘并延伸我们生活的周围、学生身边的环境中所蕴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源,就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加以拓展。只要教师能善于观察、挖掘,善于灵活处理,拓展有度,那么品德课必将会给我们带来精神和实践上的双丰收!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