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知识情境,激活物理课堂
2014-04-29袁本雄
袁本雄
第十八章“电功率”是继“欧姆定律”之后对电学知识的又一重要应用。本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本人在复习基础知识时,摒弃传统的归纳知识条文或建立知识框架的方式来罗列知识点的方法,把电能和电功率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电吹风联系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以电吹风为载体,巧设知识情境
课堂引入了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电吹风,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感觉到课堂设计的新颖之处,从而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纯知识学习活动中解脱出来,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以电吹风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为知识发展线,层层设问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电吹风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教学过程设计精巧,每一个环节之间用简洁的衔接语加以链接,过渡自然,课堂结构紧凑,教学过程流畅。
三、在“物理技能、物理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训练中,以往总是教师先讲方法,然后学生套用方法解题
这样省略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容易产生学生思维的惰性,造成“课堂上会做,课后不会做”“现题会做,变题不会做”的惰性思维现象,在解答问题时学生往往感觉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当前物理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利用图片、铭牌、实验等形式,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读图、识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读图、识图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小组讨论,然后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集中展示,最后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得出完整的答案。这样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此外,精心选题,求电吹风的实际功率时,强调用不同方法解题,加强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四、结合具体的情境,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本节课通过图片的形式、提示学生“不要把电吹风带入浴室中使用”,并通过讨论“为什么”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比起“空洞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得多,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虽然本节课的创意独特,形式新颖,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上学生第一次上录像课,难免有点拘谨,课堂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学生在白板上展示的机会太少,白板的交互功能體现不够。
2.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改进措施:
在引导学生找出“测量小灯泡实际功率”实物图中的错误时,可以让学生到白板上用圆圈画出错误所在,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补充。学生的参与,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也充分展示了电子白板强大的互动功能。同时,在学生讨论“谈谈你对小红把电吹风接入380 V的电路中使用的看法”时,应该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谈看法,学生才有话可说,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会更活跃,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只有在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学生才能把知识学活,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只有巧设知识情境,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