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4-04-29郑耀东
郑耀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创新能力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就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体育教学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设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硅谷和斯坦福大学的成功时,就认为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创设活动情境,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铺垫
体育活动内容,特别是体育教学内容的新教材,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海体育一期课改中已形成特色的主题式教学,就是充分运用情境教学的原则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情境越多,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设想的方案也越具想象。“见多识广”,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二、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体育锻炼的动力源泉和营养剂、催化剂。它能使学生坚定意志,树立培养顽强毅力与良好的情感。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以体育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总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看、学生练,因此常常是教师上得累死、学生学得烦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2.利用体育教材的内容价值
创新能力是人脑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及活动特点的影响。体育学科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长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
三、适时进行激励,激发创新需求,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措施:一是期望激励。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应用期望激励学生,学生会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靠近。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二是表扬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对于活动中经常落后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下经常性的失败会使他们对体育活动产生自卑乃至畏惧感,进而使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在体育课结束时的点评中,我总对那些不引人注意的“丑小鸭”加以鼓励,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点也加以呵护,而当他们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表达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见解时,更是大大加以表扬和鼓励。三是竞争激励。心理学家托伦斯“竞争条件下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表现的实验”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和流畅性等方面均与非竞争条件下不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四是成功激勵。努力创设机会,将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融入体育教学中。如在游戏“改换追击目标(贴膏药)”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原来的游戏方法中逃的人以逸待劳,追的人越追越累,常常造成“耍猴”现象,能不能改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贴—被贴者追,原追者逃”的游戏形式。我加以采纳,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果,一个集体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仅“贴膏药”一个游戏,就收到了十多种游戏方法。
体育就是一种创造精神的表现,这是一种团队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都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