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生本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4-04-29梁英丽
梁英丽
生本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有足够科学的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得到充分发挥,要求教师输出的信息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要求教学目标应有较高的达成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现在我仅从学生的学习心智、教师教学行为角度,就高中数学生本高效课堂教学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强化学习氛围,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数学相对于其他學科,逻辑思维较强且枯燥乏味,如:对数函数,日常生活中听不到用不到,不易理解,让学生乏味甚至厌学。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没有学会对数函数,开始厌倦数学的。教学中,仅有教师的精彩表演,而没有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在生本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在回答问题时,能够突破难点。例如,“画对数图象,探究对数函数性质”。每个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在小组中有的学生会画能讲,这里就有一个竞争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去学去想,并且“我不能比别人差”的意识自然流露。在班级的十个学习小组中,各有两好,两中,两差三层,好帮差,既巩固自己又帮助了学生;中间两名学生,能够听到老师和前两名学生的讲解,又参与给后两名学生的讲解中,自然是抓两头带中间;每组的前四人都重点教后两人,因为他俩回答问题得分高,并且能展示合作成果,争分又是上进心的表现,又有兵教兵的过程。课堂气氛活跃了,原来数学课上睡觉的学生,参与其中,不再上课睡觉了。生本高效课堂是以生为本,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有意识培养一些数学爱好者。如:培养班级的数学课代表和各组的数学组长,让他们出类拔萃,有代表性,起引领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班级的数学成绩越来越领先,并出现全校数学第一名……从而发挥学生榜样作用,班级的平均分,超出同层一分、三分、五分……这也是营造乐学氛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生本高效课堂的高效性的有力保障。
二、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通过对“人人爱名誉、惧怕羞辱”的培养,使其不断习得学习的成就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是教育的真谛。
成绩不好的非智力因素,一般是不认真听讲或没有及时巩固;安排学科组长对他进行提问,单独进行讲解;每个人都乐在其中。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对于多数学生而言,生本高效课堂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有时我会看到有的“学优生”不抬头,同时“学困生”不高兴参与,显然这不正常。我立即与他们进行了谈话,向“学优生”袒露我的初衷,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学,掌握知识,总结方法,提高能力;然后是教,正确理解教的过程是巩固自己基础知识的过程,你帮助学生也是帮助老师也是帮助自己,老师节省出时间可以为你讲更多的题型和更多的解题方法,并帮他分析原因,希望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且能主动与老师沟通,也希望他对我没有充分考虑到他的困惑进行谅解;对“学困生”,我表扬了他们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告诉他,老师和班里数学好的学生都愿意和你进行探究,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不同阶段的高效课堂内容形式要及时调整,有合作学习,也要独立探究,应倡导以课堂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宜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从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转换教师角色,提升自身素养
“师道尊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教师应转换自身角色,丰富自身教学机智。铭记“学校为学生存在,不是学生为学校存在”,教师应扮演好园丁的角色。备课仅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预案,切忌受其约束,过分强调课堂“有为”。教师要善于装“糊涂”,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去探讨。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让讲解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倾听,让学生去点评,按事先约定的条件给分;让学生的话语权得以尊重。
教师上课语调应抑扬顿挫,犹如一曲动听的旋律,数学教师也应具备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应该具有挑战性,应是幽默风趣的,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x>0,y>0,求xy的最大值,用过河拆桥法,数列求和中的裂项相消法;解析几何中的点差法;立体几何中的等面积法等。给这些解题方法起个生动形象的名字,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做着感受和评论。课堂情境时时都在变迁,课堂成员也时时都在发展,教学中教师也应像“水”一样曲直自如,依势而动,灵活地去驾驭课堂。以学定教,因势利导,教师对学生应多鼓励,学会包装情绪,应时时处处给学生营造一种“乐学”氛围。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