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经历探究过程
2014-04-29郭宏莺
郭宏莺
小学《课程标准》中这样描述科学探究:“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让孩子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在自由的活动中体验乐趣,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呢?下面笔者以数学方面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问题——学生自己提出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学过程中,若能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善于存疑、质疑,敢于辩疑、释疑,那么,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当教学完例题47.85÷7.5的笔算方法后,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对刚学的新知识提出质疑。学生讨论后提出:能不能先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除数小数点的位置呢?通过计算讨论,学生很快会发现:自己所提出的解法存在着商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多的情况,而课本上的解法具有普遍意义。学生通过讨论、实践,否定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方法——学生自己确定
“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言人之未言,行人之未行。”这就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求异思维。在教学中,我极力推崇求异的价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呵护学生的求异火花。
在教学“341-96”的简便计算,课本的算法是把96看成100,因为减100比减96多4,所以要加上4,也就是341-96=341-100+4=241+4=245,这样的算法应该顺理成章。但讲解之后,我发现许多同学对多减、少减模糊不清。做类似题目时,学生把减数看成整百后,弄不清是多减了还是少算了,该加上几还是减去几。对此,我意识到可能课本的思路没有被学生所理解,于是我及时鼓励学生寻求自己的简便算法。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过后,学生的种种个性算法终于新鲜出炉了。
三、材料——学生自己收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使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丰富,在第十二册教学统计图前我安排了一次课前调查活动:每人都去搜集统计图,从报纸、杂志、书籍或网上下载均可,最后比一比看谁搜集得最多。又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课之前,我让学生收集以前的年历,把从收集到的年历中得到的知识在课上同同学们交流。
四、实验——学生自己操作
在新知探究中,教师应多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意识的因素,牢固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分析和交流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首先就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比较几个圆形物体的周长,谁长?长多少?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会用“绕线法”和“滚动法”得出厚硬纸板做的圆的周长,也会用“折叠”的方法测量出布做的圆的周长,但对求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觉得有困难。这时我再次指导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用一种间接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从而得出圆和周长公式。
五、规律——学生自己发现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先后出示了两题应用题:(1)商店的一种儿童服装,上衣每件5元,裙子每条4元,买3套这样的儿童服装应付多少钱?(2)小强摆木块,每行摆6个绿木块,8个红木块,共摆了4行。小强一共摆了多少个木块?请学生先后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教师依次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5+4)×3 5×3+4×3 (6+8)×4
6×4+8×4继而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算式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同学们的双双眼睛注视着黑板上的算式,在寻找着其中的规律。在这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没有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而是适时地给出一组问题: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些算式中真的隐含着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六、结论——学生自己验证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学生们发现了这个规律,我不急于肯定他们的发现而是向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个偶然现象,能再举些例子进行验证吗?这时学生们认真地在本子上任意地写着算式,进行着计算。很快地举起了手,积极地汇报自己验证的结果。“吃花生必吃带壳的”,用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形容学生的自主探索最合适不过,自主探索犹如“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愈有味道。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了知识规律,而且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