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构主义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014-04-29张利

亚太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皮亚杰图式建构主义

张利

经常有这种现象:教师讲课风格幽默,题目讲解深入,知识拓展广泛,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却什么也没有学到;也有的教师讲课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学生也听得轻轻松松,题目似乎也明明白白,可是,问题一旦稍微变化一下,却无从下手;也有的教师课堂有问有答,课堂十分热闹,但是考试成绩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还有的教师能够做到例题精讲,训练学生各种变式,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规的解题方法技巧,但是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运用建构主义的一些积极的观点来分析一堂数学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建构主义的一些观点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图式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构造”的过程。“构造”是在一定环境中完成的,且具有社会性的,所以强调“互动”。交流传递的仅仅是信息、代码,而并非“意义”,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讲,他需要重新解读信息,重新构建本身意义(对学习者的意义),使得自身图式得到生长与发展。所以,当教师问:“懂了吗?”学生回答:“懂了”,仅仅意味着学生接受到了教师传达出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学生与教师对同一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

皮亚杰认为认识发展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同化,顺化,平衡。而学生回答“懂了”,往往只在“同化”的阶段,仅仅是遇到了新的问题,学生企图把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图式中,或者仅仅是胡乱的对方在一起。“顺化”指得是当学生遇到已有图式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便要修改原有图式,以适应新问题。“平衡”指的是学生从一个认识发展的平衡状态(已有知识能解决目前问题)向另外一种较高的平衡状态(需要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过度的过程。

尤其是在数学这一学科,如果学生仅仅凭借对信息、符号的记忆,而没有建构内在意义,内化连接到已有图式上,那么在测试中学生很难处理变式问题,取得好成绩。

二、建构主义的评价标准

(一)学生是否有主动学习意图。在以往的评课中往往我们更多的关注教师讲得怎么样。从构建主义的观点,我们首先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这是因为所谓的“知识”是不能传递的,传递知识符号与信息,教师讲出来了,以及教师以何种形式呈现的知识,都不足以作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因为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的意义构建,没有内化连接到已有图式,就如漏瓶装水,也许当时盛下了,早晚会漏光。因此,教师授课的注意点应该放在如何“抓住”学生,引导学生积极的去思考与构建,与已有知识产生联系,而不是学生在课堂是不由自主的被教师所吸引,这有时候仅仅是对教师或者语言的形式感兴趣。

(二)互动是否切实有效。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的活跃积极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教师问,学生答的频率很高,甚至中间还穿插小组讨论。从建构主义角度来讲,交流互动是必要的,但是这种互动必须以有效作为基础。教师的问题必须是经过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或者具有针对性,而对于学生的回答,则应该给予有效反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错的判断上,特别是对于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教师更应该认真对待,应当帮助学生弄清楚错误的原因,逐渐引导学生再思考,再回答,或者要求学生针对该问题修改、补充答案。

(三)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是我们教学中真正关键的问题。对于学生是否理解本节课的重点,我们不能简单的从学生回答“懂了”,“会了”进行判断。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理解”以为着意义的构建,即学习者对教师所传递信息的重新解读,以及新知识带来的内部图式的改变,所以对于课堂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理解情况应当以测试的形式表现。

(四)学生对于知识是否有反思。没有反思、沉思的人生是轻浮的人生。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说,反思也十分重要,可以说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定是善于反思的。从建构主义来看,知识的建构是分层次的,反思将有利于深层次的知识建构。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比如一种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那些情况,是否可以迁移到其他问题;一个问题,是否有其他的切入角度,其他的解题途径;那些问题看上去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属于同一类问题;那些问题看上去十分相似,而他们的解决方法却大相径庭。

建构主义只是评课的一个角度,但是评价课程的关键在于抓住一点进行评价,切忌面面俱到。评价一堂课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保证具体化,可行性,能够通过主观努力进行改进,能够对教师的成长有所促进就好了。

猜你喜欢

皮亚杰图式建构主义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莫高窟文创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传承智慧经典,不是只为纪念
——《皮亚杰文集》不可不读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走近皮亚杰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