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浅探
2014-04-29柳桂芬
柳桂芬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画面丰富、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了教学手段的革新,加大了知识密度,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 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学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需要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各感官的参与,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时,我把单调的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制作成网页:分别在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生活实践、开放性题中,设计了富有选择性和情趣性的练习,并配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如:你会口算下面哪些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快;数学诊所;看谁先到达对岸;根据下面的数据你准备到哪家超市购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同时还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应用信息技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的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中的一道思考题“有一块菜地长37米,宽25米。菜地中间留有1米的路,把菜地平均分成四块,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时,利用转化的思想把中间的小路移动到一边,结合信息技术的动态化,实现了这一转化思想,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每块菜地面积,想出了计算方法:(1)37-1=36(米)25-1=24(米)36×24=864(平方米)864÷4=216(平方米);(2)37-1=36(米)25-1=24(米)36÷2=18(米)24÷2=12(米)18×12=216(平方米);再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了“用整个土地的面积减去小路的面积就是菜地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和道理:(3)37×25=925(平方米)1×37=37(平方米)1×25=25(平方米)925-37-25+1=864(平方米)864÷4=216(米)。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
重、难点是否突破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信息技术,具有虚拟现实、放大细节、生动逼真的特性,这一特性可以使重、难点“易化”。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一重点,为了突破能正确地读出接近整时,又不到整时的时刻这一难点。我把时针、分针、秒针都作成了转动的,而且随时可以停动。学生可以清楚地看见时针、分针、秒针所经过大格及小格的情况,以及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并配有声音和录音,这样利用多媒体的可运动和变化的特点,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时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题多解”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这种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培养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看图列式》时,由于完备的条件、固定的答案、定向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只要一个学生把答案说出来,其他同学就没什么好说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设计了这样一幅图:一棵树上落着4只鸟,天空中飞着2只鸟,地上有2只小鸡。这6只小鸟可以从颜色、动作、形态上分,可以列出7种不同的算式。既:(1)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2只,一共有4+2=6(只);(2)有3只蓝色的小鸟,加上3只粉色的小鸟,一共 有3+3=6(只);(3)有4只小鸟的翅膀张开着,其它2只没有,4+2=6(只);(4)有1只小鸟低着头,5只小鸟抬着头,1+5=6(只);(5)有2只小鸟露着脚,其它小鸟没有露着脚,2+4=6(只);(6)还可以把小鸟和小鸡合起来,一共有6+2=8(只);(7)小鸟比小鸡多几只? 6-2=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