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阑尾切口手术单层缝合的研究
2014-04-29马文涛
马文涛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切口縫合法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9 例右下腹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采用腹膜外单层缝合(单层缝合 A组 =43 例) 或常规切口分层缝合( 分层缝合 B 组 = 46 例) ,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层缝合组在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低于分层缝合组( P <0. 01) ; 两组在术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疝及腹腔脓肿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A 组总住院费用稍低于B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结论:对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右下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
【关键词】阑尾炎;阑尾切除术;缝合技术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89-01
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切口感染率较高。改良的单层缝合切口法有其自身优点,一些研究已经有所报道。
2007 年 3 月 ~ 2010 年 5 月对 89例阑尾切除术采取 2 种不同切口缝合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经右下腹开腹阑尾切除患者 89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腹膜外单层缝合组43 例( 治疗组) ,传统分层缝合组 46 例( 对照组) ;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前 30 分钟均预防性应用第 3 代头孢菌素静脉推注,0. 5%甲硝唑 250ml 静脉点滴,随访 3 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 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疼痛程度( 以需否药物镇痛为标准) 、术后住院时间( 以临床痊愈为标准) 、术后切口疝发生率,总住院花费。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常规麦氏点切口,切口采用腹膜外翻固定,避免切口污染等措施; 吸除渗液或脓液后,常规切除阑尾,无菌湿盐水纱布反复蘸擦,洗净髂窝和盆腔积液,腹腔有脓液者用甲硝唑 50ml 留置右髂窝及腹腔; 怀疑术后渗液者于右侧髂窝处留置硅胶引流管 1根,远端深达盆腔直肠前间隙,在切口外下方另戳孔引出固定。①单层缝合组: 应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腹膜 1 ~ 2 针,关闭腹膜后常规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伤口。术毕用 4 号三角针穿 4 号丝线腹膜外竖“8”字全层依次按切开方向缝合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肌膜 1~ 3 针; 先缝中间 1 针,如关闭肌膜严密,皮肤切口加 2 针“8”字全层缝合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缝合完毕,抽动缝线确认其滑畅无阻力,方可松紧适度打结,结束手术。②分层缝合组: 丝线连续缝合腹膜,关闭腹膜后常规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伤口,丝线依次分层间断缝合腹内斜肌肌膜、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和皮肤。怀疑切口感染者切口内放置皮片引流,引流条 1 ~3 天拔除。统 计 学 处 理: 所 有 数 据 采 用SPSS11. 5 统计学软件包处理,t 检验或 X2检验。
2结果
A 组切口感染人数和平均住院天数( 8. 5 天) 低于 B 组( 13. 2 天) ,P < 0. 01。两组其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阑尾炎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腔镜手术已经开展,但开腹行阑尾切除术仍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常规阑尾切除术后分层丝线缝合切口感染率较高 7% ~9%。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与痛苦。组织缺氧、异物存留、细菌数量、毒力及组织损伤情况等是常见影响切口感染的局部因素,阑尾切除属于污染手术,细菌容易引起切口感染。切口单层闭合有以下优点: ①“8”字缝合后腹外斜肌腱膜和各层腹肌呈严密交叉状,减少传统的逐层缝合所形成的组织间隙及死腔。②单层闭合切口内缝线少,对切口边缘血运影响小,利于切口愈合。③腹膜层留有间隙,有利于减少切口内积液发生可能。④缝合简单,易于操作且节省手术时间。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应用于阑尾切除切口,降低了切口感染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并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该缝合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振华,王小山. 抽出式缝合法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 7) : 20 -21.
[2]王彦峰,裘华德. 切口负压封闭引流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 7) :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