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2014-04-29吴迪
吴迪
摘 要:高中数学课后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对高中数学整体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大多以试题的联系为主,无法真正体现课后作业的价值。以2012年辽宁高考的一道考题为例,探索如何真正提高课后作业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如何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发展的作业的策略。在设计上力求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考题;例习题;作业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型课后作业在培养学生有效识记、解题技巧能力方面,可以说功不可没,但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仅仅是以练习册和练习卷的形式为主,而缺少教师自己的主观性及针对性。
1.形式大多固定
目前的高中数学作业,教师一般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对作业进行设计,这样做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也符合学习训练的规律,但为了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往往通过大量的强化练习来训练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形式上采用固定的练习册或者练习卷为主,并采用了大量练习的方式,学生在这样的重复的练习中,没了兴趣,少了激情。
2.过程比较封闭
目前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上,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能得到到锻炼和提高,但师生间、学生间的作用互动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过于缺乏,作业存在封闭的问题。这与新课改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不相符,将学习活动仅限于简单的接受、模仿和反复训练等方式。
3.两极趋向分化
高中数学作业在要求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规定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完成同一任务,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这种以学有余力的学生为目标设计的作业往往使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承受,最终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问题的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这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而且要是实际操作,落实到实践教学中。为此,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提高教师使用教材的智慧和能力,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尝试创新,摆脱在形式及内容都大致相同的各类练习册的束缚,重新回归教材,重视教材的例题及课后题的再利用,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教材的价值。
三、问题的解决
教师对教材的开发利用,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多做几遍教材中的例习题,而是要求教师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筛选、重组、改编及循环利用。
1.对于例习题的筛选
教师应该不能把教材上所有的例习题都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样也不应该让学生把所有的例习题都做几遍,这样,就需要教师对于教材上的例习题进行筛选,筛选例习题不一定一次就能成功,需要多次比较、长时间的积累等等,更需要大家集体的力量。在筛选例习题时,最基本的要弄明白每道例习题的作用是什么,
是对知识点的巩固、还是对知识点的延展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在筛选例习题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2.对于例习题的重组
教师应该把筛选出来的例习题进行重组,使之有自己的设计在里面,使之更有合理性、有效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结构的作业,所有教师应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重组筛选出来的例习题。教师在重组例习题的时候,要对于其进行系统的分类,知识点直接应用、知识点的巩固、知识点的延展等等,在此基礎上进行适当的补充。
3.对于例习题的改编
除了对于例习题的筛选、重组之外,还应对于例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以符合各年级学生针对于高考的认识。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高中的相关知识,所以,不宜进行较难的改编,还应以巩固知识为主,但多多少少要渗透高考的方向及难易程度,高
二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可以安排其合作研究,尝试学生自己改编例题。对于高三学生的处理,就必须要紧密的贴近高考,也使他们的复习能逐渐的回归教材、回归大纲。
结合我们红旗高中自己的学案,把我们想要研究的例习题通过我们自己的设计,在学案中体现出来,真正的做到以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教材中的例习题。
总之,只有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系统钻研教材、宏观规划课程资源、细化过程设计,才能发挥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真正价值。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做好设计,关注作业的趣味性、有效性,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实践性,让高中数学脱离枯燥的练习,量少而精,优质优量,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实践意识等素养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双基的能力。
参考文献:
汤泰俊.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和做
法.数学教学通讯,2013(12).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