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估值《三字经》
2014-04-29秦博
摘 要: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三字经》是一本童蒙书,所以是小孩子才需要看的书,正因如此,几乎所有人都忽略或者轻视三字经的价值。本文以为,《三字经》虽是蒙学经典,然而时至今日,它依然有很大的价值,其价值在于它几乎规定了童蒙从入私塾开始到科举应试这一阶段的所有应该学习的东西。简言之,《三字经》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本不可忽视的教育纲领。
关键词:三字经;童蒙书;重估价值;教育大纲
作者简介:秦博(1986-),男,山西运城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易学、教育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02
《三字经》在传统意义上是童蒙书,多在儿童识字初期使用,故而绝大部分人认为它仅仅是一本小孩子看的书,没有太大价值,鉴于目前大多数人对于《三字经》的认识不足,笔者希望通过本文重新讲述《三字经》的价值,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其类似于教育大纲的重要价值。《三字经》从古至今一直是单篇,并无分章,笔者研习多遍,结合文意对文本进行分章,一来便于记诵,二来使文意更清晰易懂,但愿没有画蛇添足之嫌。
据三字经文意,本书可划为六章,划分依据为文章所讲述的文意。“人之初,性本善。……人不学,不知义”着重论述的是人性和教育的关系,着重强调教育的重要意义,故而此部分划为第一章,章名定为“人性与教育”;“为人子,方少时。……弟于长,宜先知”着重讲解的是先学会做人,并且做人首重孝悌,划为第二章,章名“孝悌”;“首孝悌,次见闻。……此十义,人所同”着重讲解的是次于做人的事是学习日常常识,本章例举了从三才到十义的文化常识,划为第三章,章名“文化常识”;“凡训蒙,须讲究。……文中子,及老庄”着重讲解的是儒家重要典籍四书、六經和诸子中的五子,详举典籍的学习次序和典籍大义,划为第四章,章名“四书六经与五子”;“经子通,读诸史……载治乱,知兴衰”着重讲解的是从伏羲氏至清代的中国历史,历朝开创者、首都及简要史实皆有设计,可谓是一部简明中国史。划为第五章,章名“国史大要”;“读史者,考实录……戒之哉,宜勉力”着重讲解的是中华勤学案例,从各个角度讲述勤学者的付出与成就,鞭策学童勤勉好学,划为第六章,章名“勤学篇”。
一、欲为人,先学做人
(一)基于人性所开展的教育
《易经》第四卦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讲的是对于童蒙已有的淳朴心灵,要予以正确启蒙,通过引导使其走上正道,这是训蒙最神圣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三字经》作为家喻户晓的蒙学书,开篇即讲明要依据人之性善而对其进行必要的、正确的教育,故而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性虽善而熏习积久便会离本初渐行渐远,故而教育童蒙即是在正其心使复归本之善。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主张,正因为人性本善,人性即使熏习而渐迁恶,然而教育却可使脱轨之车复归原位,所以人性的向善和迁恶决定了人的可被教育,向善才有教育的可能性,迁恶才有教育的必要性。
由上可知,唯有讨论清楚了人性,才能继续讨论教育。《孟子·告子上》第七章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无论人性善与不善,孟子在此都承认了圣人与我同类,然而并不完全一致,仅限于相似而已,存在其间的差异在于“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外在环境与内在因素共同合成了存在于世间的相似而不相同的人,人自生下开始便不得不进入一个永动的内外相合的世间,成为一个混合内外的人,故而欲保留孟子所言的本性本有的善,必待“理、义之悦我心”。《荀子·性恶》“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讲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笔者以为荀子之言更合于逻辑,然而本性若无恶,盈世间之恶从何而来?人性若无善,孟子所谓四端从何而出?因而所谓善恶,皆出于人性,养其善端则易为善,放任其恶端则易为恶。“理义悦心”、“师法之化”道出了教化之于人性的重要意义。所以,《三字经》开篇即论人性,实在是深明教育的根基。
(二)教之道,贵以专
《三字经》在论述了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后,讲到“教之道,贵以专”,《孟子·告子上》第九章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守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纵观当今的各种课程,课内老师不可谓不用心,授课技巧不可谓不专业,学生专心者当时受益良多,然而上完课程二月以上,学员即丧失所有获益,复归于先前,诚如孟子之谓!虽有善教之师、善学之徒,倘不能长期熏习,善行亦将随风而逝。师徒双方读书也罢,从学也罢,皆应专注专心,更兼长期熏习,而后方能移风易俗,化民成善。
(三)亲师友,习礼仪
笔者划分的《三字经》第二章很短,然而这短短的第二章却构成了教育很重要的前提,即是要想成人,先得学做人。结合前后语境而论,从第三章到第五章全部在讲学习内容,所以第二章讲述孝悌,恰恰是想讲明,不懂礼仪之人,没资格学习文化知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本章接下来两句例举了黄香孝亲和孔融让梨,分述孝、悌,讲的就是所习礼仪之内容当以孝悌为主。《孟子·告子下》第六章“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此段充分讲明了习礼仪之后的意义,先习礼仪,而后读书。等“腹有诗书气自华”时,学者应由内之修为而形诸其外,行为示范,以社会之脊梁自任,以期变周围之风气,正如舜之耕而变俗,使社会因己而迁恶从善。
儿童受到教育和接受知识的途径无非就是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亲师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家庭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友是社会环境的主体,亲师友正是为了完满的教化一个人。
《孟子·离娄上》第十八章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 孟子明确讲明教育的方法是易子而教。君子不教子,除孟子不责善以防父亲言行不一致以致教育无效外,亦有无数案例支持易子而教的思想。师与父母角色毕竟很不相同,母慈父严,然而父母亦不能过分强迫孩子去做正确的事,孩子使小性子赖着不做父母所言之事,父母亦不能如何,即使父亲略施体罚,不奏效依然无可奈何,毕竟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在家庭这个温馨的环境下进行,所作所为亦是人伦与日常生活;老师所教所言,即使学生怨气很大,亦不能对此决定有所改变,即使学生勉强而行之,亦不得不行之,久之学生自己看到成效,自会坚持做下去。教学是在学校这样一个学习的环境下进行,能够很好地补充父母角色不能及的部分。
“习礼仪”在《孟子·梁惠王上》第三章讲得很清楚,“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习除了下文孝悌例子以外,尚有很多内容,如《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礼仪学习的内容当然包括了四端的扩充,当学生具有扩充其四端之能力,又能自发自为,则善行如泉之长流,不需师再费力矣。
二、童蒙须学之内容
(一)文化常识
《三字经》第三章开始讲具体的学习内容,此章以“首孝悌,次见闻”开篇,依次讲了从一至万的识数、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皆是中国人应该了解的文化常识。古时教育虽有官府提倡,仍赖乡绅土豪予以资助,大多数私塾皆是家塾,由族中较有实力者延请名师,聚族中子弟读于家塾,故而决定了古代的教育普及面比较窄。古书常讲的某某三歲即可诵习四书,五岁便识文断字等等的记录,也仅是书香门第、豪族大家的子弟,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在八岁左右才能入塾读书,这个在教育昌明的元代便有记载,元代程端礼所著《读书分年日程》序言中说“八岁未入学之前……自八岁入学以后……”,可见古代入塾大约在8岁。而此章所讲文化常识,又在习礼仪之后,可知《三字经》所言的内容,应该是从8岁到科举应试期间的学习任务。
《三字经》在童蒙学习初期即有接触,学童一入门即对其教育学习次第与读书次序,一能使儿童学习有个目的,二能督促学童不断攀登高峰,立其志向。
孔夫子在《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童蒙在学习初期即大量接触文化常识,也是为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吧。
(二)经籍阅读
第四章“四书六经五子”重点列举了儒家典籍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六经《易》、《书》、《周礼》、《礼记》、《诗》、《春秋》,最后“撮其要,记其事”的从浩如烟海的诸子典籍中挑选了五子来讲。本章讲先要将小学知识搞明白,即“详训诂,明句读”,有此功底后才能读四书;然后讲“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言下之意是先得学会基本的字词训诂与句读知识,才能读懂四书;而唯有四书详熟,才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素材,读六经之类深奥的书才不会如入五里云雾。“经即明,方读子”,诸子百家典籍浩繁,所以作者挑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子即先秦儒家集大成者荀子、两汉儒家集大成者扬雄、隋唐儒家集大成者文中子王通、道家创始人老子和道家发扬光大者庄子,意思是说诸子读起来当有所捡择,而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找各派集大成者即可。
此章很明显的讲明了为学次第,即先要有训诂句读功夫,而后循序渐进的阅读书籍,并且还要有所捡择。后世如张之洞《书目答问》、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吕思勉《经子解题》,钱基博《四书解题及其读法》等等,大约皆有取法《三字经》之处吧。
(三)国史大要
第五章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开篇言明“经子通”而后才能“读诸史”,唯有深切理解经籍,才能有一定的准绳在心中,带着先哲充满睿智的行为准则去读历史,才会行得正、想的宽。诸史罗列自伏羲氏始,至清乾隆时期写定二十二史,全篇分别写明朝代创始者、首都、朝代或世系历经年份、因何灭亡或者灭于谁之手,对于朝代沿革所述甚详,可以说是国史之大要,学童倘若能熟识于心,再读历史时才会“知终始”、“知兴衰”。
三、童蒙须学之不辍
《三字经》第六章主要讲了“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及口诵心随朝夕勤学上述五章所述内容。此章例举了诸多勤学案例,以期勉励私塾学童自我惕励,不断进取。勤学案例从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开始,继之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赵普、悬梁刺股的苦学士子、映雪挂角的苦寒之士、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老而致仕之梁灏、神童祖莹和李泌、才女蔡琰和谢道韫、童官刘晏等等勤学成才的案例,既有圣贤等远离学童的例子,又有同是儿童的同龄才士,使学童既有远大的榜样供长期追随,又有相近年龄的同龄人使学童知耻而力行,可谓用心良苦之至。
《孟子·梁惠王下》第九章“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应该取乎此章。学乃为行而学,行之目的如《三字经》所言“上致君,下泽民”。空学而无行,则不如不学;学却空谈而不能入实行,亦不如不学。玉待琢而成器,人待学而成才。《三字经》在收篇之时,不忘强调学行并重,可谓有始有终。“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语重心长,教育诸人之意溢于言表。
综上而论,《三字经》实在是一部简略而高效的教育纲领,为学童指明了学习次第与该学什么、达何境界,它是一本童蒙书,却不仅仅只是一本童蒙书。
参考文献:
[1]杨忠.《三字经新读》[M].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8
[2]毛春晖.《三字经全解》[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
[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9.2
[4]习之.《三字经心解》[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5]赵琦.《三字经诠释》[M].上海三联书店: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