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从“听课”到“观课”,让教学不疑惑
2014-04-29陈洪军汪芬
陈洪军 汪芬
摘 要:变传统的“听课”为“观课”,通过认真的思考感悟,汲取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对照教学实践,从而促进专业成长。感悟名师的智慧,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听课;观课;专业成长
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过听课和评课的经历,听过不少领导和同行的课,同时自己的课被不同的领导和同行听过多次,评过多次。然而,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在这些听评课活动中收获了多少,而获得的经验、知识又有多少用在了我们自己的教学中呢?
一、谈“观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听评课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不少专家和学者基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将听课变成“观”课。虽一词之差,其内涵丰富了很多,“观”包括视和听,既要用耳,也要用眼,还要用脑用心。这其中,用心是关键,用心才能有的放矢。“观课”的目的是让教师相互借鉴,发展自身,旨在通过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生活体验。通过探究发现执教者的教学经验、特色和教学经验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执教者提供自己的建议,留下自己的思考。同时也让观课者获得专业的收获,如:情景的创设,教师点拨及引导的方法,练习的设计,课堂生成的处理等等,这样通过教师彼此之间的思考、对话、理解和接纳,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让教学变得更精彩。
二、说“观课”,三人行必有我师
1.观教师,从独具匠心中获得教学灵感
观教师,自然是全方位的观察,诸如教态、语言、板书、教学设计、课堂生成的处理等等。重点关注的是教师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落实教学目标。一节课的质量如何,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处理和落实。作为观课教师,首先,要从执教者的教学思路,看执教者的教学思路是如何分层次地展开,如何根据学生学情处理教学内容,重点观察教学思路设计的独创性以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其次,关注执教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观课教师可以关注执教者教法的优选活用以及根据具体实际灵活选择多样性的教法,同时关注教法的改变和创新,突出个人的教学风格,教法是否富有艺术性等方面。最后,观课教师还要关注执教者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一节课的落脚点。
2.观学生,在角色转化中形成思维力量
时刻关注学生,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的特点,对于观课教师在分析学情,进行教学预设的感受是十分有利的。观课者要更多地为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中获得执教者的教学效果。感受执教教师运用的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回答、讨论、评判等学习活动的作用,感受执教教师给予的精心指导、巧妙引领的教学行为,体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会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因此学习者的角色也是观课者时时要扮演的角色。观课教师应具体观察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学生参与的时间和广度,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质量,学生的情感投入的程度等诸多方面,以便增强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3.观课堂,于课堂生成中发现教学智慧
课堂既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在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在展示知识的获得过程,展现生命成长的力量。而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的精彩。其实,教师要善于从课堂中发现学生的智慧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思维是如何被引入“最近发展区”的,教师若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契机,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作为观课教师,通过观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展示教学智慧,抓住和利用学生的思维火花,形成课堂上智慧的闪光、思想的共鸣,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舞台。尤其是在教师和学生不太熟悉的赛课活动中,观课教师若能认真地观课,在观课中思考,由他及己,无疑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良机。
三、论“观课”,行成于思毁于随
评课是这样一幅场面:评课教师,他们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作谆谆教诲状;被点评者,他们是频频点头,奋笔疾书作谦虚谨慎状,其他教师,或点头或微笑,活动结束便一哄而散,效果可想而知。“观课”时,观课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不仅仅只是旁观者。只有有“备”而观,并且从思想和行动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所收获。
教师在“观课”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观课中及时留下自己的思考。在进行课堂记录时,不一定要将课堂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而是在观课时不断思考。根据所观,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观课时边听课边思考,同时记录课堂的闪光点、疑点以及建议,且行且思。在课后议课时,听取执教教师讲述教学设计和感受时不断印证,互相交流,集体讨论,通过团队的力量形成集体的智慧,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认真的“观课”,不亞于一面明镜,使我知得失,知过错而改之,吸取他人之长,有效的“观课”是让教师教学变得更精彩的一种有效方法。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