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略读课文教学的困境
2014-04-29卢海燕
卢海燕
摘 要:以往的旧教材,略读课文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回想平时的略读课文教学只是一道浮光掠影,因此引发了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很多思考。
关键词:略读;教学策略;课外拓展
一、当前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1.“精雕细琢”型
众所周知,略读课文大多为名家名篇,篇篇文质兼美,深受学生喜欢。教师面对这些阅读精品,时常也难以割舍,精雕細琢。
2.“轻描淡写”型
目前,不少教师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完全对立起来,不敢引领学生有重点地精读品读,表面看,课堂教学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低效结果。
3.“任其自流”型
很多老师认为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知大意即可,所以将其视为“闲文”置于课外,任由学生自己去读。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痕迹,于是有些老师干脆把“简略”变成“省略”。
那么如何走出这个教学的误区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重点谈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二、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1.巧用“提示”,简化教学
我教学《卡罗纳》一课围绕“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进行的教学设计:第一板块:针对第一个问题设计了三个环节。(1)“大家”在课文中指谁?(默读课文,思考。)(2)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选一个内容来说。(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全班交流。)(3)“大家”就是指课文中的这些人吗?引导学生感悟我们也是“大家”中的一分子,也会面对像卡罗纳这样需要关爱的人。
第二板块:针对第二个问题设计了两个环节。
(1)课文中谁的做法最让你感动?读读文中句子,把你的感动读出来。(2)你从他(她)的做法中受到什么启发?写下来。
2.有的放矢,略中有精
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效率低。因此,教师需要寻找准确的着力点。
如:教学《珍珠泉》片段时,我先出示语言训练:
水是那样_____,_____得_____
水是那样_____,_____得_____
接着引导学生概括,再进行小结:珍珠泉美得就像一首诗!
3.课外拓展,教略学丰
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联系课内外教学的桥梁,根据课文特点向课外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利用课文的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
总之,略读课文的“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和文本同呼吸、共慨叹,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