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遥测心电记录监护仪监测意外窒息中的致命性心律失常1例

2014-04-29何小波王晓燕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年2期

何小波 王晓燕

【摘要】 本文报道了1例意外窒息后患者心律失常变化过程,提示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关键词】 动态遥测心电记录监护仪;心房纤颤;心室纤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55-02

1 病历资料

74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心悸、胸闷、气短10余年,再发加重2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脉搏7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0/90mmHg,心界左下扩大,心音有力,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律绝对不齐,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入院查心电图示慢室率房颤(图1)。入院主要诊断:①冠心病,心绞痛型,心功能3级,慢室率心房纤颤。②2型糖尿病。③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于2012年2月23中午12时10分发现患者斜靠于病床,面色紫绀,呼之不应,病床周围及患者衣物上可见食物残渣;呼吸、脉搏、血压测不出,神志呈昏迷状,瞳孔扩大约5mm,口唇紫绀,颈部大动脉波动消失,未闻及明显心音。考虑诊断:窒息。紧急畅通气道(叩背、吸痰,吸痰过程中吸出大量食物残渣),徒手心肺复苏,争取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囊辅助呼吸,同時予以动态心电遥测监护,高流量吸氧,升压,补液,抗炎兼有抗休克(地塞米松),纠酸,纠正心律失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动态心电遥测监护示:患者恢复房颤律,但心室率增快(约112次/分)(见图2),持续约10余分钟后监护示突然转变为室性心动过速(见图3);除继续给予上述基础治疗外,予胺碘酮静推150mg(稀释后10分钟内完毕),后150mg静脉滴注维持约5分钟后心电遥测仍呈室速(见图4),波形逐渐不规则,有蜕变为室颤趋势(见图5),遂给予200J直流电复律1次,除颤成功,除颤仪心电图显示为慢室率房颤心律,心室率55-70次/分,血压波动在100-110/70-80mmHg;继续应用胺碘酮稳定心肌电活动,此后心电活动一直为慢室率房颤(图6、7),偶有房早或室早。因患者呼吸即使给予呼吸兴奋剂后仍无法恢复自主呼吸,遂转入我院ICU进一步予以呼吸机治疗约5天后仍无自主呼吸,家属放弃治疗。

2 讨 论

心电图是临床常用监测心电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仪器,但是它通常监测和记录较短时间(数秒钟到十余秒)的心电活动;为了弥补心电图这个缺点,后来出现了24小时或48、72小时心电监护仪,这对偶发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现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动态心电监护仪有一个较大缺陷就是对心电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有时会耽误病情的治疗。遥测动态心电监护仪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能够实时监测患者心电活动。对指导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及保障。

遥测动态心电监护仪是通过监护电极片导出心电信号,传至发射机,发射机以10mW以下的低能量将信号传输至已铺设好的接收天线,后者在0至30m范围内接收心电波形数据后,将这些心电数据按顺序排列,通过串口送入PC机系统进行分析后及时显示患者心电活动。如果不同楼层均有接收天线安装,则可实现对不同楼层患者的同步实时监护。监护的心电数据可存储于电子设备中,随时调用、回放、分析;这样方便在临床病例分析、积累及临床经验的总结。

结合本病例,患者年龄较大(>70岁),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其他疾病的诱因下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应属需心电关注的患者。此次发病是在意外窒息的情况下,由于应激、急性缺氧,基础疾病(冠心病)等诱因及原因下,心电活动呈现为快室率房颤,并从图中似乎可看出ST-T呈急性心肌缺血表现(T波波幅增加,ST段上移并与T波呈单向曲线)。随后缺氧进一步加重,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失衡等病因下,心电活动转为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实时记录并回放了这一过程,经过短时间的室速维持,逐渐蜕变为室颤,在胺碘酮纠正心律失常、稳定心肌电活动的基础上,予以直流电复律,最终患者心脏电活动基本稳定于原有房颤心律,并持续数天。故此次心电复苏是成功的。而动态心电监护所示心电活动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实时监测对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起了主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动态心电遥测可实时,清晰反映、记录病程演变,利于急危重症的诊断及资料,病案总结,提高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