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研究

2014-04-29谭黎明谭佳远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农田理论土壤

谭黎明 谭佳远

摘要文章对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形成过程展开研究,并分析了这些珍贵遗产对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农田施肥;“地力常新”论

中图分类号S-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7296-02

Theoretical Study of Ancient Farmland Fertilization

TAN Liming et al(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8000)

AbstractThe forming process of ancient farmland fertilization theory was studied. The reference of precious heritage to moder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Key wordsAncient times; Farmland fertilization; Theory of Fertility Updated Frequently

在古代,从商朝开始就对农田进行施肥了。那时的农人通过实践逐渐认识到通过施肥可以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经过长期的施肥实践和对施肥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地力常新壮”这一重要的古代农田施肥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后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古代农田施肥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在古代,从商朝开始就对农田施肥了。甲骨文中就有“屎”字,卜辞中有许多关于施用粪肥的记载。如“屎有足,乃坚田”。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施用充足的粪肥后,再耕耨农田。西周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除掉的杂草腐烂后能使黍稷生长茂盛,可见当时已经知道利用野生的绿肥来施肥。商朝和西周时期,施肥还很不普遍,因此恢复地力更多是依靠休耕。

春秋战国时期,施肥才开始逐渐普及,据《周礼》记载,当时耕地有“不易之地”、“一易之地”、“再易之地”的划分,也就说,当时的耕地有连年种植不休耕、休耕一年及二年并存3种形式。其中“不易”而连年耕种的耕地,一定是靠施肥才能达到。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于此相适应,在施肥方面也受到普遍重视,据《荀子·富国》记载:“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1]。可见,战国时期施肥已经成为农民大众很普遍的事情了。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施肥具有养地和促进作物增产的作用。“多粪肥田”就是对施肥养地的深刻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据《孟子·万章下》记载:“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2]。可见,一百亩地,全部上粪和部分上粪,产量是不同的,施肥增产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施肥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可见一斑。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为施肥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突出了施肥的作用。同时《吕氏春秋》中特别强调土壤可以改良的问题,指出:“地可以使肥,又可以使棘(瘦)”的论断[3]。并且进一步指出:“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可见,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土壤的粘与砂、坚与柔、肥与瘦、干与湿等都可以通过人的耕作活动使其相互转化,达到适宜的耕作状态,达到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作用。这种转变的观点具有辩证法的思想,这是当时世界上杰出的农学思想。

战国时期人们还认识到要因土施肥,据《周礼》记载: “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凡粪种: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4]。看见,草人依据不同的土质,使用不同动物的粪便当肥料。

汉代王充在《论衡·率性》篇中指出:“夫肥沃硗埆,土地之本性也。肥而沃者性美,树稼丰茂。硗而埆者性恶,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其树稼与彼肥沃者相似类也”[5]。可见,汉代的人们对于提高土地肥力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多的方法。

王充进一步指出:“地之高下,亦如此焉。以钁锸凿地,以埤增下,则其下与高者齐。如复增钁锸,则夫下者不徒齐者也,反更為高,而其高者反为下。使人之性有善有恶,彼地有高有下,勉致其教令,之善则将善者同之矣。善以化渥,酿其教令,变更为善,善则且更宜反过于往善。犹下地增加镢锸,更崇于高地也”。可见,不仅瘠薄的土壤可以改良为沃土,而且,经过努力瘠薄的土地还可以超过沃土。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王充在《论衡·效力》篇中指出:“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5]。可见,人民已经认识到土壤肥力的高低与农作物的产量多少关系密切。王充上述农田施肥理论与认识,为以后“地力常新”论这一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卢纶基础。

2 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科学内涵

1149年,南宋杰出的农学家陈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一部举世瞩目的农学著作——《陈旉农书》。在这本书里提出了著名的“地力常新”理论,这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田施肥理论。其科学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土壤的肥力。《陈旉农书》指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且黑壤之地信美矣,然肥沃之过,或苗茂而实不坚,当取生新之土,以解利之,即疏爽得宜也。硗埆之土信瘠恶也,然糞壤滋培,卽其苗茂盛而實堅栗也。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6]。看见,土壤的肥瘠差异是由土壤“气脉”决定的,这种“气脉”,即为土壤的肥力,或土壤肥力的基础。陈旉认为,由于“气脉”的差异,形成土壤的不同类别,而治理也要采取不同的办法。这样,就产生了因土施肥的思想。

(2)因地施肥,用養结合。《陈旉农书》指出:“《周禮》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別土之等差而用糞治。且土之騂剛者糞宜用牛,赤緹者糞宜用羊,以至渴澤用鹿,鹹潟用貆,墳壤用麋,勃壤用狐,埴壚用豕,彊鉴用蕡,輕爂用犬,皆相視其土之性類,以所宜糞而糞之,斯得其理矣。俚諺謂之糞藥,以言用糞猶藥也”[6]。用粪犹用药,其含义深刻。首先要“对症下药”,不同性质的土壤需要施用不同性质有肥料。再次,用药时,药量的多少,剂量的大小也很有讲究。主张用粪“得其中则可”,如果布粪过多,也是有害无益;又次,用药要讲究时机,用粪也是如此。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以获得持续的、不断增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

(3)“地力常新壮”。《陈旉农书》指出:“或謂土敝則草木不長,氣衰則生物不遂,凡田土種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語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時加新沃之土壤,以糞治之,則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壯矣,抑何敝何衰之有”。这里陈旉对地力递减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土壤经过几年种植必然要使肥力减退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只要采取施肥等措施就可以使土壤更加“精熟肥美”,达到“地力常新”,绝不会造成地力衰退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地力常新壮”理论。

宋代人口自然增长快,此时人口已达1亿多。在每人平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只有依据“地力常新”的理论,正确施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才能保证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宋代由于增辟肥源、重视肥料的积制与加工,以农田施肥来提高地力,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发展生产,养活众多的人口。这也是“地力常新”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

“地力常新”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古代传统的观察为主的经验方法和直观基础的逻辑思维方法上,因而论据空泛。虽然如此,“地力常新”理论,在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对今天农业发展的启迪作用仍然不能低估。

3 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陈旉的“地力常新”论产生后,对历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为许多农学家所遵循。

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其《农书》指出:“田有良薄,土有肥硗,耕农之事,粪壤为急,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7]。“所有之田,岁岁种之,土敝气衰,生物不遂。为农者,必储粪朽以粪之,则地力常新壮而收获不减”。可见,王祯是继承了陈旉的农学思想。

明清时期,陈旉的“地力常新”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耿荫楼在其《国脉民天》里根据陈旉的“地力常新”论,设计了一套“亲田法”,每年以五分之一的田,“耕种、耙耢、上粪俱加数倍,务要耙得土细如面,抟土块可以八日不干方妙。旱则用水浇灌,即无水亦胜似常地,遇丰岁所收较那八十亩定多数倍,即有旱涝亦与八十亩之丰收收者一般。”“是五年轮亲一遍,而百亩之田,即有磏薄,皆养成膏腴矣”。亲田法的原理是控制经营规模,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进行上粪等的倾斜投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与陈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清代农学家杨屾在其《知本提纲》(《知本提纲》,杨屾撰,王毓瑚点校,载《秦晋农言》里提出“大地之力可补”、“大地之力常新”的观点,“地力常新”论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8]。

第一,提出“化土渐渍之法,必使余气相培”的理论。“人食谷、肉、菜、果,采其五行生气,依类填补于身,所有不尽余气,化粪而出,沃之田间,渐渍禾苗;同类相求,仍培禾身自能强大壮盛;“鸟兽牲畜之粪,”及“一切草木所酿,等各种粪肥“皆属余气相陪,滋养禾苗”。可见,此时,已经认识到作物、肥料和土壤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第二,提出“补助肯叠施,何妨一载数收”的新观点。“勤农多积粪壤,一载之间,即可数收,而地力新壮,究不减少,夫频粪之利,他方勿论,愚家固常亲验,有三收者……,地力并不衰乏,而获利甚多。粪耕者可弗三复是言乎”。可见,在多次施肥,精耕细作的基础上,一年可以收获3次作物,而地力并不衰乏。这里强调在施肥的基础上,才能“一载数收”。而“地力常新壮,究不少减”。这就使“地力常新”理论更加丰富与完善。

4结语

古代人口自然增长快,导致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日益突出。在每人平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只有依据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才能保持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养活众多的人口。总之,古代的施肥理论具有创见性,全面深化对古代农田施肥理论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1] (清)王先谦.旬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81.

[2] (宋)朱熹.孟子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3]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 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6] 万国鼎.陈旉农书校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5.

[7] 王祯农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 杨屾撰,王毓瑚点校.秦晋农言[M].北京:中华书局,1957.

猜你喜欢

农田理论土壤
坚持理论创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土壤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灵感的土壤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灵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