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
2014-04-29胡梅
胡梅
[摘 要]校企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职业学校如何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探索校企结合新模式,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更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对我国校企结合的现状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几种可行的校企结合模式。
[关键词]校企结合;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2-0200-02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密切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生产实践的锻炼,走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及当地实际进行校企结合,办好职业教育,满足企业需求,是职教工作者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
1 校企结合的现状分析
1.1 企业现状
关于职业教育领域,国家在倡导校企结合。但在校企结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责任缺失,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致使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难以得到全面持久地落实。因此,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劳动力结构失衡,高技能人才奇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业企业远没有普遍、深层次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导致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偏低,实际能力不足。导致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校企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缺乏合作的动力机制,企业往往不愿参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则难以灵活地根据企业变化改革办学模式和课程等,结果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脱节,不能培养适销对路和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1.2 职业学校现状
因为我国的职教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工科类型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办学成本极高的教育类型。学校培养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能,只有配备数量充足、性能先进的教学设施,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职业教育的支撑,才能满足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大量地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理念和方法,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已经远远领先于职业学校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因此,即使学校“一次性”地配齐了校内教学设备,也很难保证日后能跟上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更何况大部分职业学校还做不到这点。从职业教育成本角度看,由于投资不足的原因,职业教育没能及时有效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这其实是对已付出的培养成本的一种浪费。同时,行业企业和社会由于没有及时雇用到合适的人才,而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很多职校也想为此做出努力,但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却难以找到突破口,结果在校企结合方面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因此,从职业教育的规律来说,学校必须与相应的行业企业合作,建立起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到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经受锻炼,才能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市场和用户所欢迎的职业人才。
2 校企结合的模式探索
作为职业学校,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不能怨天尤人,无动于衷,望企兴叹,而应该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强化管理,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想方设法,广开门路,主动与企业衔接,为企业服务,在衔接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切不可满足于教育与生产的简单接轨,不仅局限于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的简单对接,也不能满足于企业单向委托学校的订单培养模式,而是要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在机制改革上求突破,用校企结合的理念指导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创建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机制。
2.1 围绕企业和市场需求开发和调整专业
成立由企业、行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或教学委员会,开发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就业热门专业,充实和加强骨干专业,淘汰和调整饱和专业,拓展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参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充分听取和接受专家的意见,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构建各专业培养目标,把专业办成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器。
2.2 按照企业要求,进行校内实训和教学
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一定要根据当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尽量配置与企业生产同步的专业教学设备,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使之具有比较真实的生产现场氛围;在实施教学时,一定要根据企业技术工人的必备素质和上岗要求,制定以技能培训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推广以项目引导为特点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2.3 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培养
所谓“订单”培养就是职业学校以企业人才需求“订单”为主要依据,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实施教学,实行“产销衔接”。这种衔接包括人才规格要求、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习实训、教学评价、毕业生录用,甚至还包括企业文化衔接等。这种培养模式在用工企业新建项目时采用得最多。
2.4 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智力资源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与企业合作,可在产品加工、项目开发、科研攻关等方面进行合作,使学校的智力资源和专业设备得以充分利用。
3 校企结合的优势体现
3.1 形成合理的人才质量标准
通过校企结合,校企联合育人,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从而确立人才质量定位,并且能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利于调整专业设置,使课程调整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解决毕业生适应性弱、分配难、熟悉期长的问题。
3.2 促进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内容必须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要从学生就业和未来工作需求出发,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企业的参与能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校企结合使教学内容具有随时进行调整的条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3 促进教学方式改革
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尽可能地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使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逐步向“以学为主”转变。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演练才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方面,与企业的合作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4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学生在校内通过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功,之后到校外实习基地直接参加企业生产,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直接面对社会、面对基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操作技能迅速提升,而且还增强了质量意识、工时观念和效益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性。
3.5 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
实行校企结合,学生到企业实习劳动,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为企业提供了现实劳动力,充实企业的生产力量,缓解当前企业技术工人紧缺的状况;学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进行“订单培训”或对在职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
校企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校企双方、行业组织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健全的校企结合机制是实施校企结合的一个重要保证。只有在一定的法规体系保证下,才能实现校企双方、教育行政部门与行业组织、校企与学生等各方面的协调,促进校企结合走向成熟。只有校企联合育人,才能保证技能型人才的质量,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加快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复国.“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施因素分析.职教论谈“订单式”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4(5).
[2]张等菊.论订单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探索,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