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教数学

2014-04-29杨娟胡培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数学课堂语文教学

杨娟 胡培进

【摘要】 有很多老师重视对课堂进行整合,将语文内容引入了数学课堂. 如何才能让引入数学课堂的语文内容为数学教学服务?本文试从语文教学领域中的字词教学、标点符号应用、重点句分析以及句式变换等方面在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结论归纳、数学问题分析的作用,来论述语数教学的相融性,力求在数学课中,找出数学美与人文美的共同点,让抽象的数理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恰当地融合. 【关键词】 数学课堂;语文教学;融合

有一句老话叫“外行莫学,内行莫丢”,然而时下将语文教学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并不陌生. 我们不能肯定这些语文内容一定能揭示数学的本质属性,也不能肯定一定能引起学生深入的数学思考,但我们认为数学课在数学味的基础上适时加点“语文味”, 把语文教学中的“说文解字”文字学知识以及标点符号应用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不但弥补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能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一、“咬文嚼字”理解数学概念

俗话说:“概念不清,寸步难行. ”这句话高度集中地说明了概念的重要性. 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概念的含义,才能自觉地、准确地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就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产生的每个环节,讲清数学概念. 而小学数学概念一般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反复阅读,逐字逐句推敲,对关键字、词、句认真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

例如:“什么是周长”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顾名思义,“什么叫周长”. “周”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多种意思:①周围;②星期;③绕一周. 第二步:课件动态演示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进行比较. 第三步:提供实物、图形,让学生摸一摸边线,找出指定表面的一周.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不但可以从理解概念中的字词来辅助教学,有时也可以通过对标点符号的应用实现教学. 例如:“3.5的小数部分是什么?”出现了分歧,有学生认为小数部分就是5,有学生认为小数部分应该是0.5. 这时教师用彩笔将小数部分5用双引号引上,明确说明3.5的小数部分是“5”,不但避免了学生的争论,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书写格式.

理解字词、标点符號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作为数学教师,要有意识、有选择地进行字词、标点符号的教学,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数学学习中加深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二、“字斟句酌”归纳数学结论

数学语言自身具有准确性、简练性、逻辑性三大特点. 可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中经典的结论又让他们觉得“高处不胜寒”,难以理解. 能用准确精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数学发现和思考过程,是一种比做数学题更高的要求. 所以教师要让每一名学生都经历数学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概括和发现有关数学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感悟数学的语言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课前引导学生理解“末尾”和“后面”两词的区别. 课中当学生初步概括出小数的性质时,让学生阅读关于“小数性质”的一段话: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并要求:你认为哪些词比较重要?请用线画出来,想想为什么. 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学生们达成共识,小数的基本性质整句话都是重点词. 又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乘法分配律”时,教师课前出示:“我的爸爸和妈妈. 我的爸爸和我的妈妈. ”让学生分析句子,并说明句子的特点. 课中归纳乘法分配律时,学生有了课前句子分析的基础,很快就归纳出“a × (b + c) = a × b + a × c”.

在数学结论归纳时,力求做到“不可一词无来历”和“不可一词不讲究”;在数学结论理解时,力求做到词词懂、句句懂,不但要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这才是“字斟句酌”地学习数学概念.

三、“断章摘句”分析数学问题

虽然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不同,但是都离不开条件、问题两个要素. 为此,在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基础上,不妨引导学生断章摘句,抓住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 只是切忌断章摘句并非断章取义,不可忽视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例如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一直困惑着许多数学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鉴中文句式训练让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练习,从理解“关系句”入手. “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篮球有多少个?”找题中“关系句”并将“比”字句改写成“是”字句式:“篮球 比 多”改写成“篮球是 的1 + ”. 又如在文字题教学中,教师也可采用语文课中常用的“扩句”与“缩句”的训练,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列式方法,而且加深了对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顺序的理解.

语文教学中的分析重点句是感悟文章内容和文情的重要途径,数学解决问题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句进行分析研究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在数学课中,数学老师要能够找出数学美与人文美的共同点,让抽象的数理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恰当地融合,使数学课堂显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课更有味道、更丰满!当然,如何更好地融合,这就要看数学老师如何把握,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够文理相通!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数学课堂语文教学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说文解字》视域下的先民生活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羊部字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