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王朝国号、年号与《易经》
2014-04-29李健民
李健民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五经”之首,对它的评价一向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备受尊崇的。严格地说,(《易经》是一部哲学巨著,令人惊奇的是,《易经》可以用来解释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包括数学、化学、物理、中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易经》充满了辩证法。中国旧时的文人如果不通晓《易经》那是非常可笑的。
《易经》的卦名、“卦辞”和释辞因含义特殊又语多吉祥,催人奋发向上而常常被历代帝王和普通民众所喜爱并应用。几乎所有的帝王都能接受文官的建议在国名和年号中注重《易经》的“卦名”“卦辞”和释语的应用。
大元帝国之秘闻
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接受了汉人刘秉忠的建议,取自《易经》第一卦“乾卦”中“乾元亨利贞”中的“乾元”之意,废弃“蒙古”国号,改国号为“大元”。他在诏书中说:“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可建国号曰‘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
年号在中国起于汉文帝刘恒所使用的“前元”(公元前179~公元前164年),以后的王朝均有年号,这为历史纪年纪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个皇帝的年号不但便于纪年纪事,而且也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战略口号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是皇帝心思愿望的强烈表现。
元朝的年号多与《易经》的卦辞相连,如中统、至元、元贞、元统、至正等。
以“乾”“元”为词组作年号例谈
我们拿《易经》“乾卦”中的“乾”字当首字为词组来说,首先就有唐代的“乾元”年号,那是唐肃宗李亨的年号,李亨在“安史之乱”的次年于宁夏灵武县即位后而改,表现了他要勤奋、自强不息而顺利地肃清叛乱、复兴大唐的理想和愿望。代宗宝应二年(763年)“安史之乱”终被平息。
乾符,唐僖宗李儇年号(874~879年)。乾化,后梁太祖朱温年号(911~912年),末帝沿用而不改(913~915年)。乾宁,唐昭宗李晔年号(894~898年)。乾贞,五代南吴杨溥年号(927~929年)。乾兴,宋真宗赵恒年号(1022年)。乾亨,1.南汉刘龚年号(917~925年);2.辽景宗耶律贤年号(979~983年)。乾明,北齐废帝高殷年号(560年)。乾和,南汉刘晟年号(943~958年)。乾定,西夏献宗李德旺年号(1123~1126年)。乾封,唐高宗李治年号(666~668年)。乾祐,1.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948年),隱帝刘承祐继续使用(948~950年),北汉刘曼(951~954年)、刘钧(955~956年)均沿用不改;2.西夏仁宗李仁孝年号(1170~1193年)。乾统,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年号(1101~1110年)。乾隆,清高宗弘历年号(1736~1795年)。乾道,1.西夏惠宗李秉常年号(1068);2.宋孝宗赵昚年号(1165~1173年)。乾德,1.前蜀王衍年号(919~924年);2.宋太祖赵匡胤年号(963~968年)。
以上大致以“乾”字为首字的历代帝王所用年号的陈述,即有十几个帝王使用。其中有为不同朝代帝王重复使用者。
如果以“元亨利贞”的“元”字为首字或为次字、作年号的那就更多了。如:汉文帝刘恒的前元、后元,汉景帝刘启的前元、中元、后元,汉武帝刘彻的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后元。以后的皇帝(不分朝代)则有始元、元凤、元平、元康、初元、元延、元将、元寿、元始、中元、元和、永元、元兴、元初、元嘉、正元、景元、太元、建元、元熙、元徽、建元、元象、上元、开元、乾元、兴元、真元、宝元、元丰、元祐、元符、元光、元贞、元统等。其中有同朝代而不同皇帝用同样年号者,亦有不同朝代用同样年号者。比如前元用了两次,中元用了两次,后元用了三次,元光用了两次,太元用了两次,上元用了两次,真元用了两次,至元用了两次,兴元用了两次。用得最多的是“元兴”达五次。“元”者,大、始、首、长也。兴,则兴起、兴旺、旺盛之意。追求兴旺发达总是历来皇帝和人民的一种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结语与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有汉代的“文景之治”,指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父子,他们用的年号分别是前元、后元,前元、中元、后元,均与《易经·乾卦》有关。
唐代“贞观之治”,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开元之治”,指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这些年号也与《易经·乾卦》有关。
清代的“康雍乾之治”,乾隆的年号也与《易经·乾卦》有关。
看来中国历史上的这四个“之治”之年号都与乾卦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昌盛,都与长期稳定发展有关。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详细研究。应当承认,中国历史上帝王的意识代表了历史的主体意识。帝王的愿望和理想也表现为当时人民的愿望和理想。
《易经》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思想史上、文化史上,都占据了极其光辉的地位,受到历代统治阶级和人民的拥戴、服膺和崇尚。《易经》与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文化密不可分,深入到了中国人民的民俗、节日及日常生活习惯中。《易经》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
为了弘扬《易经》在中国和人类文化史上的光辉地位及它的科学精神,除了我们的开会、研究、应用之外,当务之急就是将《易经》以及它所包含的太极文化、阴阳八卦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