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音乐感
2014-04-29梁瑞云
梁瑞云
[摘要]所谓音乐感,指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我们通常会称赞某个学生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说明学生对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音乐元素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乐曲的音乐形象有丰富的想象力,并能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和想象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学习钢琴的最终目的是要用琴声去表达音乐,因此,对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钢琴教学;学生;音乐感;音乐形象
演奏者的演奏有没有音乐感,实际上意味着演奏者的演奏有没有灵魂,能不能打动听众。有不少学生都能准确地按乐谱演奏,音符与拍子正确、连线与跳音等表情记号都按乐谱的要求去做、乐曲演奏得连贯完整。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衡量演奏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根据演奏者的音乐感。有的学生在演奏时对音乐无动于衷,演奏出来的音乐呆板、木讷,好像在读一篇自己毫不理解的文章;有的学生将乐曲演奏得有声有色,在演奏时融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音乐好像都是从演奏者的心里唱出来一般,这样的演奏,马上就能感染和吸引听众。
我们从教学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接受和感悟音乐的能力,可以说这些学生都具备被培养、造就的条件,他们中也有特别不愿意或不适合学习音乐的,但这是极个别的情况。
实践证明,那些学习钢琴半途而废的学生,往往都是平时不愿意好好练琴的,每次上课错音连篇,经常谱子也不认识,键盘也找不到,往往一首曲子学了很多节课也弹不连贯,错音和毛病也总是改正不了。经过仔细分析,这些学生学不下去并不是因为天赋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在钢琴上下功夫,只要下点功夫,他们马上会有进步,而这类学生往往在学校的功课也是粗心马虎。有些很聪明的孩子,在学钢琴时被不良的学习态度和练琴习惯耽误了,导致学琴之路走不长远,很让人惋惜。
我们面对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说是天才,但他们大都具有正常的智力,而且具有学习钢琴的愿望。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带入音乐之门,引上音乐之路。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三方面探讨对学生音乐感的培养。
一、让学生多听、多表演
学钢琴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起床后、就寝前、空闲时听音乐,让他们在音乐氛围中接受熏陶,逐步对音乐语言、形象、气氛、音色等有了感性的认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但能逐步地从量变走向质变,但凡音乐感好的学生,都得益过这种熏陶。
其次,要多给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一首乐曲练习了很长时间,在上台表演时能否把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音乐感发挥出来,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平时在练琴中弹百遍、千遍或许都弹得很好,但是要想得到听众认可,就必须把上台演奏的这一遍发挥好。要想在表演中充分发挥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除了需要充分的练习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能放过任何一次表演锻炼的机会。学生还可以在日常的练琴中借助录音与摄像工具,将自己的演奏录下来听听看,找找优缺点,因为在有录音或摄像的情况下会比较接近演奏的感觉。经过这些锻炼,学生在平时的演奏中,就能有充分的准备,以保证在真正上台演出时能把自己的演奏水平与音乐感觉比较自如地展现给听众。
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力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平时多听、多表演,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这些感性的东西进行理解和分析,使学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追求和表达音乐中的情绪与意境。
从总体上来说,音乐可分为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两大类。
标题音乐有明确的乐曲标题,给教师与学生都提供了想象和理解音乐的具体范围。如《布格缪勒钢琴曲》中的每一首都有具体标题,使学生能有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根据音乐的标题去想象、理解和表现音乐,要依据学生自己对生活、对音乐的体验,如前所说,通过多听、多熏陶、多看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乐曲的联想和理解。标题音乐由于其明确的内容、情绪和意境,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学上只要引导得法,会收到培养音乐感和表现能力的良好效果。
由于非标题音乐纯粹是对音乐语言的感受、理解与表达,学生理解起来会困难一些。理解非标题音乐,首先依赖于学生对音乐语言已有的感受和反映,同时,也要从乐曲的旋律、调性、织体、和声语言等音乐元素,还有乐谱上标注的音乐表情、速度、力度标记等方面去理解。
三、培养学生在演奏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感
在表现音乐的同时,还存在着与其相关的诸多要素。
(一)如何处理乐句与呼吸
音乐的进行首先要有乐句。乐句即音乐的句子,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要把一个个字与词组成句子,才能表达意思和思想感情。乐句由长短、高低不同的音乐动机组成。有的乐句,特别是连奏的乐句往往由连线来划分;但有的乐句不全是连奏,它的音乐动机有断有连或都是跳音,这种情况需要演奏者用自己的感觉去划分。我们在处理乐句时要注意句头、句尾及乐句的高点,句头要让人清楚地听到乐句的开始;句尾要收好最后一个音,往往对乐曲句尾的处理很能显示出演奏者的音乐感和音乐修养;每个句子都有其高点,也可以说是语气强调点,这一般是时值较长或音高较高的音,也可能是在节奏重拍上的音,作曲家以这些高点来决定乐句中音符的发展走向。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乐句与乐句之间必须有呼吸,钢琴演奏中的呼吸,主要通过手腕的提起和落下来体现,手腕呼吸的概念需要在学生一开始学刚琴时就要明确。
(二)对乐曲力度变化的处理
在音乐表现上,力度的变化与对比、乐曲整体力度的范围与幅度大小的安排,是体现演奏者音乐感与音乐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力度由弱到强分许多档次与层次,这些要求,很多学生往往视而不见,他们通常把音符、拍子演奏正确,但这些音符是强是弱,整首乐曲的力度如何,他们往往不去关心和考虑,这样就放弃和丧失了许多表现音乐的可能性。同时,我们在演奏时,力度从弱到强应有较大的差别,尤其在做渐强和渐弱处理时,表达的是一种情绪起伏,如何把幅度变化安排好,也是学生经常容易忽略的一个演奏要点。
此外,有不少乐曲主要通过力度强弱的对比来表达音乐的风格和趣味,有的学生也按照乐谱上的标记做了,但效果不明显,关键在于演奏者并没有把乐曲中的力度变化所表达的情绪和气质表现出来。
当然,真正称得上音乐感“好”的演奏,在学生中是比较少见,也是很不容易的。一般来说,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音乐感已经不错了,所以,音乐感的体现要靠全面的演奏功力与音乐修养,这是需要演奏者多下功夫和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本文从笔者的日常教学中对如何加强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谈了一些体会,希望能给广大的钢琴演奏者与从事钢琴教育事业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