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初探
2016-11-03王源军
王源军
摘 要:现阶段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发展逐步趋于完善,但是在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是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就针对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224-01
随着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发展,许多的学生在乐器弹奏技巧上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的教学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大学钢琴演奏中,学生的自身音乐素质是基础,专业的教学方法对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制定合理正确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锻炼学生本学科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当代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一、钢琴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音乐教学与文化类学科的教学差不多,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知识的基础掌握也是层次不齐,钢琴教育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学生之间的音乐素养也有明显的差异。学习钢琴的知识,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钢琴的演奏能力。目前,在教学中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大多教师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让学生更主动去接受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很低。
在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安排中,很多人都想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钢琴演奏能力各不相同,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入学专业考试中的要求已经给弹奏的水平和能力做好了实际的定义,教学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个学生能力发展不平衡,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教学体制在不断改革中,如何培养全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中的重点,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其认知的视野方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而不是单方面培养学生钢琴演奏上的技巧和理论知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努力将其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音乐型人才,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适应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科学的弹奏方法
在学生的演奏方法时,钢琴里会发出很多的嘈杂声,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更合理的弹奏方法。为了增强学生的钢琴研究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书本的理论知识,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更好的触键技巧。更好的音色会让钢琴展现不一样的魅力,能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的膨胀,鲜明的节奏中的感情也能觉得意味深长。所以,在音乐教育的专业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合理正确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触键技巧,让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艺更具有艺术性。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进行拓展,创新教学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演奏的乐曲,让学生的音乐视野不断拓展。
三、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综合能力
在现如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弹奏的内容和风格都很相似,主要原因是学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作品的内容,无法从作品的本质上去演奏出意境。所以,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必要让学生了解更多作品的内容,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作品中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音乐流派之间的风格也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如莫扎特的作品就要求弹奏力度小,速度稍慢,而肖邦的作品演奏时就要表现的力度强些,所以在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专业训练,达到最佳的音乐演奏效果。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和内涵,旨在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钢琴音乐相关的历史,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促进钢琴教学的质量。
四、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
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教学及其他相关的实践活动是在即兴伴奏下进行的,没有固定的伴奏。所以,音乐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伴奏技巧,即兴伴奏也体现出了钢琴演奏者的水平高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伴奏的基础是对于理论知识能很好的掌握,拥有基本的弹奏技巧。即兴演奏技巧体现了演奏者的全方位能力,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指导学生去学习专业的课程,在实践中选择最合适的曲目,比如双钢琴的作品,让学生的对音乐的风格有更深次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锻炼学生钢琴伴奏的能力。
五、结语
在大学音乐专业教育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其发展为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蓉蓉.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3(05).
2]毛滨滨.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讨[J].音乐探索,2011(02).
[3]李歆.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讨[J].音乐时空,2013(12).
[4]肖尧轩.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讨[J].大众文艺,2016(07).
[5]刘莉.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浅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