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
2014-04-29张超李哲敏孔繁涛
张超 李哲敏 孔繁涛
摘要: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逐渐深入,农业发展环境不断开放,农业生产者与市场之间迫切需要开展信息化服务活动。但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国内农业信息化服务出现了诸多问题。分析了目前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现状与背景,探讨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挑战,并从农业信息服务客体、服务主体、服务内容、信息传播途径、服务策略等5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对策。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信息服务;服务优化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0771
0引言
21世纪的农业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2013年3月28日,汪洋副总理在农业部信息中心考察时强调:“信息化水平是一个部门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领导力。农业信息化抓好了,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弯道超车,信息化工作抓不好,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差距就会拉大,城市就会把农民甩的很远。”目前,伴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但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中国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持续性地向城市及非农领域转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冲击,农业信息化服务迎来了新的挑战。优化和完善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因此,笔者将在农业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进行分析,对优化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农业信息化服务研究视角,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1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总体状况及面临的形势
农业信息化服务包括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传播以及信息素质的培养,概括地讲就是将各级农业生产、管理、流通部门在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农业信息及信息素养,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服务活动。
1.1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总体状况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农业领域对信息技术需求的增强,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成果的时期[1],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也随之展开。近年来,农业信息服务管理机构、服务网站建设已基本遍及全国各省市,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超过80%的县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基层信息服务站点数量突破100万个[2];同时,各省(市、区)都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数量在逐步递增,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服务模式也在不断丰富,已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
1.1.1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随着全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农业信息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随着金农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等的实施,中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行政村通电话、通宽带比例分别达到95.2%和87.9%[3]。二是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在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市场等领域建立起一批涉农网站。截至2012年,全国涉农网站总数已超过4万个,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5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27.6%,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18台/百户,整体的农业信息网络逐步构建。三是农村信息员队伍不断壮大。从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大户、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了一批专职兼职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1.1.2形成了一系列相配套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各地普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尝试、创新服务手段与策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在所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中具有典型代表的主要有:依托中华果都网,进行农业信息发布,对农民进行电脑培训、构建县、镇、村、户4级信息服务点的江苏丰县模式[4-6];在“三电一厅”工程的基础上,积极丰富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拓展信息传播渠道的河南三门峡模式[7-8];由县信息中心搜集农业生产、市场信息并形成电子版《经济信息导报》,通过小学老师下载打印、学生传递给农户的甘肃金塔模式[9-10];以移动存储设备进行储存、转移与共享,使无法实现网络覆盖的村庄实现间接网上信息获取的陕西白河模式[11-12]等,展示了各地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更为严重的西部县域的金塔模式和白河模式,给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诸多启示。
1.1.3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不断深入,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随着RS、GIS、GPS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以及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13],中国不断开始出现精细农业、设施农业等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转变现有粗放式的农业生产。二是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普及,促使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一方面为农副产品的网上销售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也促使了订单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按需生产。三是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促使农业信息的及时获取、快捷传递、快速分析,不断提升农业风险的预测水平,全面提升农民对农业风险的感知能力。
1.2农业信息化服务面临的新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中,中国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持续性地向城市、非农领域转移,农村社区逐渐形成以儿童、妇女和老人为主的群体结构。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年轻女性也加入到转移的行列,老年人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1.2.1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0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近年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全国17个省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749个行政村开展的农村劳动力利用状况调查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另外,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多因素限制,务工者很少能举家进城,只能把父母、妻儿留在农村,自身往返于城乡之间。于是,农村社区逐渐变成了儿童、妇女和老人的居住地,被形象地称为“386199部队”和“留守群体”。
1.2.2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实。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增加,加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中国农村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程度、老龄化速度已经远远的高于城市。第2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表1),51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已占到32.5%,按国际劳工组织的划分,一个国家或地区45岁以上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在15%以上为老年型,由此可见,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明显。朱启臻教授的课题组[14]在山东、湖南、河北、北京等地的一项农业劳动力调查显示,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达到67岁,更有84岁高龄老人还在田间务农,调查村实际老龄化程度超过30%,而30岁以下的农业劳动力平均不足10%。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转移进程的不断深入,致使老年人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明显[15],并且仍有加剧的局势。
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挑战
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已呈现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老龄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增多,进一步拉低了农业从业者的文化程度、降低了农业从业者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导致农业信息服务的客体、服务主体、服务内容、信息传播载体、服务策略等要素[16-17]带来了诸多影响和挑战。
2.1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不足与过剩并存
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涉及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以及信息获取技能。目前,中国农业从业人员多为老龄劳动力,他们对当前的农业认识不足、获取技能欠缺,导致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不全与过剩并存。首先,面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业精细化等投入大、短期收益回报不明显等特点,大量农业劳动者难以立足长远,普遍表现出对农业方针政策的不理解、不接纳,对农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方向不够关心[18]。其次,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流通环境不稳,致使他们往往只关注农产品价格、畅销程度等因素,而对政策变化、消费需求量变化以及气温、降雨量等因素考虑不多,关注较少。再次,目前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等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深入,但多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农户对此了解不多,关注更少。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出现了过剩与不足共存的局面,部分农业现代化所必须的信息,受农业从业者观念、思想的制约,难以对其理解、接受,形成信息过剩的现象;但同时,因农业劳动力的学历、接受能力有限,使得他们信息难以获取技能不足,需要农业信息服务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现有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仍显不足。
2.2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多元参与不足
农业信息服务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组织等3类。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服务主体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制约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劳动力,其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认识不足,技能掌握不多,应用更少,加之信息消费意识淡薄,这直接导致了网络企业、电信企业难以深入农业信息服务之中。与其他公共信息服务一样,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拥有绝对权威[19]。另一方面制约服务主体功能的实现。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农业信息服务主体以政府为主,这就导致政府部门不但需要完成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担负农业信息采集、加工分析、传播等诸多任务,导致信息服务主体的功能难以充分实现。
2.3农业信息化服务多渠道传播不畅
目前,中国已在农业网站、农业数据库、农村网络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通信技术在农业信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丰富,农业信息传播途径逐步宽泛。但在广大农村,这些现代化的网络传播途径仍难以有效利用,农业信息化的传播途径仍显单一。广大农业从业者的老龄化致使他们对现代化的网络技能掌握不足,很难方便、快捷的通过互联网进行农业信息的获取,取而代之的是以电视、广播等传统的传播方式作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导致信息无法按需、大量传播,无法指导日常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进行传播,前期的信息加工、节目录制、专题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及较长的制作周期,导致信息时效性丧失严重,降低了农业信息的价值。
3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优化
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选择什么样的农业信息服务来应对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效率,是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
3.1优化思路与原则
按照各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结合农业、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多方参与,全面优化,逐步提高”的整体思路,遵循“注重农业发展方向,贴近农民实际需要,反映农业市场现状,兼顾农民接受能力”的基本原则,逐步丰富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丰富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拓宽农业信息服务渠道,创新农业信息化服务策略,推动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健康发展。
3.2优化选择
农业信息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笔者结合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实际情况,从服务客体、服务主体、服务内容、信息传播途径、服务策略等5个信息服务要素的选择上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进行阐述。
3.2.1农业信息化服务客体的选择面对老龄化的农业劳动力,仅以农户为主的服务客体选择,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难以准确、全面的传递,同时也对信息的传播途径有所制约,不利于服务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加相关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为服务客体,通过他们的示范推广效应,将普通农户难以获取、不易理解的信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间接地传递给老龄化的农户,增强信息的传递效率,提高信息的服务水平。
3.2.2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的选择农业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造成农户难以从观念上对农业信息深入认识。特别是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所导致的农业信息消费不足,各种涉农企业、电信企业很难从农业信息服务中找到盈利点,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业信息化服务之中,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的事业单位仍作为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社会化、市场化比较薄弱[20]。目前,政府及其事业单位为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所提供的服务功能已难以满足市场化的农业需要。因此,通过政府的政策倾斜与引导,将涉农企业、电信企业、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组织加入到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队伍之中,不断完善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推广示范、信息传播渠道、农业信息科研等方面的不足,逐步缓解农业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不全引起的传播渠道不畅、服务效率低下等难题。
3.2.3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的选择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指信息客体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及技能的总和。当前,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多集中在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国家农业政策法规、市场、气象等方面,忽略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民对各类信息的认知有限、获取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除提供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农业信息之外,各地需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加对农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指引等方面的服务内容。一方面,通过农业信息化服务示范建设、政策引导等方式手段,逐步转变目前农民对信息作用认识不到位、信息消费意识淡薄等现状,逐步改变农民信息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农民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技能,提升农民信息技能。逐步解决农民对农业信息认识不到位、获取能力不佳等问题,逐步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3.2.4农业信息化服务信息传播载体的选择科学、合理的信息传播载体对农业信息的高效、快速传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中国实现了所有乡镇通网络的现状,伴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网络环境、影视设备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因此,各地结合本地的网络硬件建设,对网络设施、远程教育设施、地方影视平台、教师队伍等资源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传播载体方面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通过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传播方式[21],快捷、合理地开展农业信息的传播,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
3.2.5农业信息化服务策略的选择信息服务策略是指对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信息服务方式和方法。中国各地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不一,在农业信息化服务策略的选择上也不能一概而论。各地需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达到服务内容的全面准确、信息传播途径的快捷高效。特别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更加严重的西部农村,在农业信息化服务策略的选择上,在进行农业生产所需信息传播的同时,注重农业劳动力的各项技能培训,综合运用网络与传统媒介,不但做到农业信息的高效传递,也要达到农业信息的高效利用。
4结语
中国地域辽阔,农业经济、科技发展以及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不均衡,特别是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背景下,各地究竟如何优化农业信息化服务不能一概而论。各地需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基础,结合当地农业劳动力现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最优农业信息服务。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研单位、信息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村经纪人等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新格局,逐步实现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服务客体全面高效、服务主体多元参与、服务内容丰富共享、服务渠道各方互补,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亚东,黄梯云,赵春江,等.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情报学报,2002(2):214-218.
[2] 农业部.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10[EB/OL].(2011-12-07). http://www.moa.gov.cn/ztzl/sewgh/fzbg/.
[3] 工信部.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EB/OL].(2013-01-24).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n12858387/15132905.html.
[4] 赵霞,葛敏.解读丰县农业信息服务成功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07(9):72-74.
[5] 赵成义.江苏丰县农林局荣获“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称号[EB/OL].(2008-01-14). http://2010jiuban.agri.gov.cn/dfxxlb/jsxxlb/t20080114_953980.htm.
[6] 丰县农业委员会.关于丰县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2010-06-18). http://www.fxny.gov.cn/html/2010/12/15/48758.html.
[7] 硅谷动力.三门峡:农业信息化一切从应用出发[EB/OL].(2005-05-16).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5/0516/A20050516415130.shtml.
[8] 乐宁.沐浴春风的三门峡农业信息化[J].通信世界,2005(17):45-46.
[9] “金塔模式”破解农业信息化难题[EB/OL].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difang/gansu/200611/20061103669738.html,2006-11-08.
[10] 金塔工业经济信息网[EB/OL].http:www.jtxnet.com.
[11] 西部网.农业信息服务"白河模式"开创山区助农增收新天地[EB/OL].(2012-12-04). http://finance.cnwest.com/content/2012-12/04/content_7806423_2.htm.
[12] 白河农业综合信息中心.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司长张合成来白河调研农业信息综合运用“白河模式”[EB/OL].http://www.sxny.gov.cn/Html/2012_02_24/2_56307_2012_02_24_477763.html,2012-02-24.
[13] 石元春.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J].科技导报,2003(8):3-6.
[14] 朱启臻,杨汇泉.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62-169.
[15] 薛莉娟,胡方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基于河南省兰考县M村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59-14063.
[16] 李道亮.“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系列③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8(7):70-72.
[17] 陈建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24-132.
[18] 赵雪芹.基于农业信息链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9):136-137.
[19] 夏义堃.公共信息服务的社会选择——政府与第三部门公共信息服务的相互关系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0(3):18-23.
[20] 郭永田.英国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J].世界农业,2013(2):105-109.
[21] 温继文,李道亮.我国与美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J].南方农村,2006(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