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

2016-04-11李滨刘莹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物联网

李滨+刘莹

摘要:辽宁省是工业省份同时也是农业大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一直位列全国前列。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会上已经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确立为 “四化”同步的发展方略,为辽宁农业信息化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阶段,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大步前进的阶段。农业信息化促进辽宁省农业强力建设,从而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依托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加辽宁省农业中的科技含量,同时为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助力。当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为辽宁省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然而,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发展更好的南方省份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发展模式不清晰、规划方案不完善、物联网技术应用不成熟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物联网和农业信息化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充分分析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辽宁省在农业经营模式信息化相关政策及设施农业应用物联网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提出辽宁省在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启示,系统构建了辽宁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特别是辽宁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4-0236-04

1 物联网与农业信息化两者关系

对于“物联网”和“农业信息化”这两个概念,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在相关领域,但将“物联网”和“农业信息化”结合起来,为研究主题相对较少。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它已被广泛的重视和发展,但由于其自身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情况。当下没有对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物化真正的定义。

通过物联网和农业信息化相关的资料文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合相关知识,本文认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指的是网络技术在农业信息化进程,将构成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传感器网络的,开放的通道接口和通信网络,因特网,卫星通信网络等信息网络互联,最终形成星状网络结构,同时对所在的土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设施和技术装备进行筛选比对,通过各类型的传感器、智能摄像头、北斗定位系统、4G移动手机等智能的终端对农业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和整理,并依托互联网及其他网络传输方式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传输,依托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海量的农业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意见,最后,相关的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手段传播农业信息和远程控制。物联网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密集生产过程。

2 国外发展物联网农业的经验借鉴

2.1宏观研究的基础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信息化功能的应用是收集农业信息整理,利用互联网传播,通过合理利用灯光板和风力阀,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存储载体,执行器,数据库和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管理软件,这是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例如,对于物联网的农业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美国农业部的东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继续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农业专家系统和管理软件,配置,性能的提高完善的控制系统通信传输。

2.2以物联网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保障

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和物联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集开发、推广和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促进有效的作用。因此,一方面,互联网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培养、引进、加强农业物联网专业人才可以引进海外人才的三个方面可以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在科学和技术领先的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和同平台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提供人员。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研发平台的基础上,实验室研究加快农业物联网创新平台。同时我国农民数量众多,农村教育水平较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特别在对高新技术的应用中,农民接受程度还需加强,国家即使是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依靠农业生产的转变,加快农业生产力,而且我们的国家在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推广水平低下,农民对农业信息化认知严重不足,从而限制了推广农业上科学和技术。因此为农民农村信息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的IT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的东西水平和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农业信息化在辽宁省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从12316金农热线服务管理平台、进村入户工程的全面启动、辽宁金农网改版升级,形成了注重农民体验的发展链条和规模,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辽宁省农业信息化运用12316金农热线服务建立一体化多维度的服务管理平台,通过此平台的建设对农产品价格、土地流转,以及农户信息进行数据梳理和统计,形成数据库,定期通过电话热线对农户进行农业辅导,并有专家亲自解答,并发布种养殖信息,价格供求信息等农业信息,通过此平台有效整合农业资源资源,注重农户的体验,真正做到了与农民心连心,成为农民真切、诚挚、亲密的帮手和朋友。辽宁省农委根据我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建立了相应的农业价格、土地资源等数据库,通过有效管理手段来促进农业信息化不断地发展壮大。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依托12316金农热线,接地气的方式实地了解农民所需、所思、所想,通过农产品价格数据库预测市场走势。

第二,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时代的来临,辽宁农业信息化建设势必迎风破浪不断的前行。通过对农产品产地市场、流通市场、农户价格等信息的获取,能够做到这类信息的及时发布,与此同时还能够组织好各级农业部门与农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依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运用O2O模式实现了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的渠道。当前投资农业信息化的企业正在运用互联网这个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及时的发布供求信息、招商引资阶段,同时正在向企业管理和商务营销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平台迈进。

第三,“十二五”以来,辽宁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结合辽宁省农业农村特点,研究制定了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遵循“协同、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秉承“坚持政府主导,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农民体验,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市场作用”的总原则,按照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通过创新农业信息工作机制,探寻农业信息化推进方式,以12316为纽带整合资源,聚集应用,拓展服务,开创出具有辽宁特色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之路。

3.2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存在问题

3.2.1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方式制约农业信息化发展

农业是弱势产业,经济效益偏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抗风险能力很差,发展不稳定因素繁多。农业物联网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最基本的温湿度、二氧化碳环境因子监测系统也要近千元。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还相对有限,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所以资金投入问题一直是打消农民应用物联网技术积极性和制约物联网在农业特色产业中广泛应用的主要矛盾。

3.2.2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国家在政策支持,特别是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文件要求,省里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另外,国家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信息化优惠政策,影响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动力。

3.2.3统筹规划缺乏投入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多学科、多领域的建设,它与社会经济现状、体制现状、农业种植区域环境情况,以及科学技术研发能力等因素密不可分,具有地域性强、技术性要求高、阶段性建设等特性。目前,农业信息化工作总体依然不是整体谋划,而是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还有很缺乏,对于农业信息化依托的技术研发思路还需进行梳理,对资金以及人、财、物投入还显不足,所以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仍然落后,显现的发展效果有限。

3.2.4信息化服务重视力度不够明显

农业信息化建设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说来,还存在对于需求、服务、技术、有效共享、协调一致上不够重视。这使得信息化建设某些好的思路和做法都停留在纸面未见有所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加之不重视农户的体验,时至今日,造成了信息服务不对称,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的建设,而且在农户体验信息服务中没有做到实时有效的传播,造成了农户接收信息渠道单一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例如在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目前在南方一些省份已经从实验示范的模式中走出来,已经搭建了相应的物联网在农业应用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我省目前还停留在实验、示范阶段,短期内这样的趋势不能得以改变。排除资金和政策的投入因素,单就移动终端下的物联网建设力度就显不足,为农户提供农业种养殖信息渠道单一,获取相应信息困难等等制约的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加之真正惠及农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农民的真实需求。

3.2.5物联网在农业应用政府认识不足

当前,物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在应用在农业领域的前景广阔,但辽宁省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的使用的意识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政府和事业单位对于新兴的物联网技术知之甚少,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业信息化上,必将引领未来农业产业发展意识淡薄。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中的认识十分不足,甚至对我省发展农业物联网促进农业信息化中的优势、能力、机会不是十分清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有效提升农业信息化的手段,同时对于农业生产技术升级大有益处,作为新兴产业,其辅助性产业、产业链条产业都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物联网技术维护组织还需强化,物联网需要新的技术组织和政府部门加以推动,同时加强信息的交互与技术平台的建设力度。

3.2.6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需要政策,以及人、财、物的投入

物联网在农业应用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特别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有效的扶持。物联网应用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但对于物联网的技术接口、物联网的信息技术的交互还需要储备更多的人才。物联网农业在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中需要制订更为详实、合理、科学的规划,为物联网在农业应用创造有利的、健康的环境,避免在物联网建设中造成相互抢夺资源的不利局面,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较为长远的发展规划。

4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搭建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战略模式;二是服务模式,三是技术模式。其中,战略模式是指导模式,战略模式作为指导模式,就要求其具有全局性的性的把握,从而为今后前进方向进行指明,目标如果不明确,对于辽宁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无从下手。从而,也使得搭建技术模式和服务模式也将无法实施。技术模式是支撑,技术运用作为支撑,如果技术支撑无法实现,技术模型的支持,技术使用作为支撑,如果技术支持无法实现的话,对辽宁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骨架无法搭建。服务模式是基础,技术引进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社会资源以及行政资源的投入,无法开展农业生产,更谈不上可持续农业信息化建设;换言之,如果没有完整的组织模式,就会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能有序开展;建立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实现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

4.1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战略模式构建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搭建,就要对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而且需要与目前的发展目标,不能背离。学习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信息,在他们采取的发展战略模型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辽宁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可以引入国外发达国家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搭建战略模式,这样的模式必须是要多渠道、多元化、协调一致共同发展的战略模式。

首先在战略模式的发展方式上应该运用全面推进和局部突出。辽宁省作为传统工业省份,由于设施农业发展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得农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就当前发展效果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化以此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势在必行。辽宁省各级政府作为主要的组织者为农业信息加大投资,由于辽宁省各地区区域差异较大,从而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程度在辽宁东西地区,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对优秀地区和产业提供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如沈阳市、大连市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对农业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和完善,可以加大投入利用信息资源的程度,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为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实施打下好的基础;如朝阳市、阜新市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首要的是进行互联网的搭建,以此使信息能够应用互联网进行传输。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农业信息化包含公有和共享的特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方位社会资源广泛参与服务方式。

4.2构建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

辽宁省根据实际情况,在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构建从三个方面一是投入模式;二是组织模式;三是信息传播服务模式。

4.2.1投入模式建立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投入模式依托两种投入方式来进行投入,即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国内投资为主,外资为辅的资金搭配模式。外资中包含外国政府,企业,国际机构和个人等投资。国内投资从政府为主的方式发展到政府投资同时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的方式来进行。建立这样的投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只靠政府单一投入的局面,吸引社会各类资源的投入力度是有效规避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是农户接收到各类信息服务。加大对企业吸引力度,因为大型企业以雄厚的资金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对于整个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信息服务和政府投资的资金能力不足的问题。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加盟,对于专业化人才培养,有利于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后续发展储备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加强网络技术研发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4.2.2组织模式

当下,政府部门在我国组织模式中占据主位,涉农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占据次席的位置,而辽宁省要依托我国目前形成的组织模式,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辽宁省确立了“全面合作多元化的组织模式。”。

辽宁省建立的“全方位多元化合作组织模式”中,其服务主体对象是农户,这也是根本点和落脚点,“全面合作多元化组织”中每个服务主体要共同对服务对象农户展开服务,但是在服务针对性上要各不相同有各自的侧重。在辽宁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建立的组织体系中,辽宁省农委以及各市、县农业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任务搭建辽宁共享信息平台,如应用“12316金农热线”服务平台,公布统计数据,应用现已成熟的“农业价格数据大盘”及时发布农产品在市场经营销售的动态信息;另一方面的任务是建立和健全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涉密的农业信息中要经过保密部门审核防止涉密信息的外泄,同时在农业信息中涉及发布信息人的资料和隐私方面要进行及时的权限管理制度,以此不必要的信息外漏,为辽宁农业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4.2.3信息传播服务模式

辽宁省根据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建设,要根据国家农业部在2015年10月28日下发农村“互联网+”提速,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通知要求进行制定。该通知要求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对农民开展手机应用技能和信息化能力培训,提升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所以辽宁建立的信息传播服务模式根据农业部通知实施手机传播战略发展。运用物联网和农业信息化现已成熟的技术,依托“12316金农热线”服务云平台,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如上图2所示。

建立这样的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其特点是通过传统传输网络与加入如GPS、传感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相结合实现充分互动,从而开放接口实现互联互通,搭建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准确的农业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到每家每户,使农民不用出门便可以了解到对自己有益处的农业信息。具体运行方式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特别传感器技术对信息源的信息进行采集,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后存储在农业数据库中;二是通过农业专家系统,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电话12316服务平台,或者农户利用从移动公司购买手机终端联系12316询问所关心的农业信息,同时12316服务平台可以为农户提供语音咨询和远程专家解答服务功能;三是通过传统的信息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等纸介质的渠道,对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所出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12316热线电话中反映,并及时反馈和解答;四是通过MASS机发送报价和市场供求关系和其他类型的养殖的短信消息。该模型利用VPN技术、云计算、传感器和其他类型的技术,获取农业信息为农民建立新的途径,农业信息与技术服务之间的差距,为解决“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做出新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

图2 信息服务传播模式

4.3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技术体系架构模式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这个方面,对于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如何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的各种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的物联网农业,还需要政策或者规范的引导。这个过程需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断提高网络和农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开发和应用;第二个阶段是实现物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第三阶段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

目前,辽宁省正在实施发展老工业基地战略,工业制造业飞速发展,从而使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研究应用的基础也已成熟,物联网应该开始建立农业结构模型。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架构模式,主要有信息传感采集,视频实时监控,智能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几个大的模块,同时应用在信息存储系统。

数据通过采集系统收集后,经过传输系统就到达了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存储和加工处理,然后进行精确化的分析,提供权威的数据报告,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智能终端进行查询。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涉及技术主要有农业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技术、云计算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

远程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设备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组成,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继电器自由控制各种农业生产设备,包括卷帘、风机等空气调节系统和滴灌、喷淋等喷水系统等。控制系统涉及的技术主要有智能化农机具系统和农业自动控制技术等。

5 结束语

基于物联网的辽宁省农业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构成体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同时它是一项的系统工程,在该系统工程中具有时间跨度长、受益面和学科领域广、系统研发繁琐等特性。与此同时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是辽宁省农业发展前进的重要依托。积极推进基于物联网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建设,即是对农业转型有效的升级手段,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对于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提升,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物联网或将成下个万亿级通信业务领域 [EB/OL].(2014-06-10). 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610/112853893.shtml.

[2] 全球物联网应用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EB/OL].(2014-11-20). http://news.163.com/14/0926/08/A728Q72D00014Q4P.html.

[3] 物联网最全知识大盘点[EB/OL].(2015-08-05). http://www.netofthings.cn/GuoNei/2015-03/4668.html.

[4] 黄红,闫晓荣.浅谈物联网与农业信息化 [J].河南农业,2014(13):12.

[5] 杨颜玲.恩施州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与对策[D].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2008.

[6] 力忠,郑业鲁,望勇.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比较分析[J].南方农村,2008(1):21-24.

[7] 霍宏.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三大模式构建研究[J].农业科技,2013(11).

[8] 高娃.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物联网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