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兰河传》的症候式解读

2014-04-29王靖才

大观 2014年6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国民性呼兰河

王靖才

摘要:本文根据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方法来解读《呼兰河传》,找出了小说中的一些矛盾、沉默处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空白、沉默的原因。

关键词:呼兰河传;症候式阅读

症候式阅读即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努力发现和说明作品所隐含的多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现象,即发现作品的“症候”,如文本看似要表达的东西和实际表达出来的东西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包括叙说意指和实际表达内容的矛盾,还包括小说内容的一些空白、沉默处即应该表达而没有说出来的部分。

一、民众的生活态度和实际情感间的矛盾

谈到大街上的民众时,说这些人对生老病死没有表示,对自己生活的苦痛毫无知觉的人,一天一天稀里糊涂地活着,对待死的态度集中体现了对生活的态度,这些人在“埋了(亲属)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他们就这样自然的活着。

但这些对生死都看得淡泊的民众却突然会在听到“送神回山”鼓声时,产生悲凉的感觉,使人听了起着一种悲凉的情绪,而且是“越听就越悲凉”,他们为这鼓声感慨兴叹,有的终夜不能已。遇到下雨天,更是“寡妇落泪,鳏夫彷徨”, 有了“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的无限怅然,这跟前面描述的民众对生活淡漠态度显然是矛盾的。

二、人物本身和文本评价之间的矛盾

磨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以后,大家都以为这次他可算完了,就在村里的民众准备要看他好看时候,他并没有绝望,心里想的是“自己一定要在这世界上生根”,他承担起了作为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生活的艰辛虽然让他“常常满满含着泪水”,但他并没有放弃。按说这是一个坚强的男人,有着与众不同的优良品格,应该受到赞美,可文本中却说“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暗示他也是一个麻木的人,文本对他的赞美是沉默的。

这些都是这篇小说中的矛盾、空白、沉默的地方,那么这些症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萧红的文学创作观是引起这些矛盾的原因之一,作为我国“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鲁迅的文学观念对萧红的创作有巨大的影响。早在中学时代,萧红就读了不少鲁迅的作品,之后又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的第一部小说《生死场》出版,鲁迅亲为之作序,并在生活上给了她很大帮助。鲁迅很喜欢萧红的作品,他“认为在写作上看起来,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正是在鲁迅的指导和鼓励下,萧红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因此,应用鲁迅的文学创作观似乎更有理由说明产生上述症候的原因。

鲁迅在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观念时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要“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也就是说通过小说创作,揭示国民的灵魂,让民众摆脱愚昧,改变落后的思想。这种“改造国民性”文学启蒙思想极大的影响了萧红的小说创作,1938年4月在《七月》座谈会上萧红这样说“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是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萧红自觉认同鲁迅的文学启蒙思想在小说,反对当时只讲阶级对抗的革命文学,她要反映的国民的精神弱点,批判这种文化的劣根性,《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萧红这种鲁迅式的对国民性的批判。

如小说第六章的主人公有二伯,这位性情古怪的老光棍没有财产,他的行李“一掀动,从被角往外流着棉花”,在家里的地位也极其低下,老厨子经常取笑他,甚至连孩子们也对他毫无敬意,就是这样一位可怜人却有着极强的尊卑观念,他不允许别人叫他的乳名,除了祖父,他的理由是:“向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总也得有个大小。宰相大不大,可是他见了皇上也得跪下,在万人之上,在一人之下”。每次老厨子骂他是个绝后时,有二伯的反应是“比见阎王更坏”,每次哭了起来,他对“无后为大”很是认同。

在被父亲打了以后,为了找回面子,他总在制造自杀的假象,最后被人识破后终于沦为别人的笑柄。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影子,他们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同样的麻木愚昧。

这种对国民性的批判成为统摄这本小说的总观念,正是在这种批判的精神主导下,她审视那熟悉的东北大地,力图反映那里的国民性,并加以批判,了解了这些,就有助于我们解开前面提到的种种症候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会产生民众的生活态度和实际情感间的矛盾,是因为萧红是以“批判国民性的眼光”来俯瞰这片乡土上的人民时,这些人自然就是“麻木的看客、无聊的谈话者”。他们对待生死这样的大事尚且是淡漠的,一天一天过着枯燥的生活,从来没什么感情。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是血肉丰满的,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对生命也有一种深深敬畏。

至于人物本身和文本评价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冯歪嘴子的评价和冯歪嘴子实际行为之间的矛盾,更能体现这一“对国民性的批判”的创作观念,冯歪嘴子本来是乐观向上的,他懂得生活的艰辛,却勇敢的承担起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坚强地领着自己的两个孩子生活,文本却以一句“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暗示他生活原来也是麻木的,矛盾也说冯歪嘴子“身上找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说他的生命力是“原始性的顽强”,正是在这种批判的目光下,萧红对人物的优点保持了沉默。

总之,我们通过症候式阅读可以从《呼兰河传》中发现一些悖逆、含混、反常地方,有利于我们多角度的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萧红.呼兰河传[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国民性呼兰河
梦游呼兰河(组诗)
读《呼兰河传》有感
《晚清至五四的国民性话语》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