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之多重主题论
2014-04-29肖贵成
摘要:《窦娥冤》剧本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民俗、文学、戏剧等不同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反抗主题、享乐主题、女性独立主题、贞孝主题、至情主题、和合主题等不同的思想主题,并非单一反抗主题,多重主题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多种主题;《窦娥冤》;发散性思维
关于《窦娥冤》主题问题目前一般教案只强调其反抗主题,其实,依据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标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民俗、文学和戏剧学等不同文化领域采取不同视角,从而得出不同的主题类型。
反抗主题:课文节选第三折最能反映主人公窦娥指天骂地的个性品格,对封建家长制、买卖婚姻制的愤恨,对高利贷盘剥、无赖横行、官吏昏庸的诅咒使这一悲剧故事具备了厚实的内蕴。“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本折在【一煞】中指出了元代吏治腐败是造成窦娥冤狱的主要原因之一,官逼民反,反抗主题随着窦娥冤案的形成亦水到渠成。
享乐主题: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看,前期元蒙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发展,元商品经济较有宋一代飞速发展,元大都等大城市建设为元人追求享乐生活提供了可能,享乐思想是《窦娥冤》剧本提供给我们的一个基本事实。它打破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滋生了张驴父子、太守桃杌等金钱崇拜者,即使蔡婆婆以及窦天章亦不能逃脱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一则为追求仕途经济而将亲生女儿出卖为童养媳;一则为了享乐富贵而一再委曲求全,享乐主题突兀剧本情节之间。
女性独立意识主题:李渔《闲情偶寄》指出戏曲要为一人一事而设,此为主脑,其它关节全围绕此关节行文。《窦娥冤》此一人为窦娥,此一事则为三桩誓愿,在此一人一事中,充分展示了窦娥作为女性形象对自我独立意识的追求与捍卫。窦娥自幼天真无邪,与父亲相依为命,“早晚呆痴”、“顽劣”, 楔子中唯一一句台词:“[正旦做悲科,云]爹爹,你直下的撇了我孩儿去也!”充分显示了其作为女孩的本真状态。她甘心遵守妇德,一心供奉婆婆,洁身自好。在恶霸张驴父子和贪官桃杌太守面前,她愤怒谴责,死而不屈,三桩誓愿是对人性自由的捍卫,更是对女性独立意识的呼号。
贞孝主题:贞德和孝道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而形成的传统美德,《窦娥冤》借助窦娥这一形象的塑造说明贞孝观念在民间的根深蒂固,至元已经成为不为政治、经济等影响的独立意识。本剧本取材于东海孝妇母题,是对母题的加工、提炼、充实和丰富。为贞德而不愿再嫁,孝敬婆婆,被人诬告,遭贪官误判,为孝道而屈招,又以孝名而被正直人士乃至上天平反,还其孝名,世代流芳。这是东海孝妇母题基本的元素。也是剧作家关汉卿在对民俗深入的感悟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无论社会政治如何黑暗,世俗如何更改,甚至于贞孝如何被封建统治阶层利用为遏制人民反抗的工具,贞孝美德在民间所折射出的光辉是永恒的,是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窦娥冤》如此,明代改编本《金锁记》亦如此。只是《窦娥冤》中的窦娥较少受封建贞孝观的影响,更贴近民俗中的贞孝美德。
至情主题: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以叙事为主不同,侧重于抒情性。中国叙事文学长期被作为俗文学而难以登大雅之堂,诗词一直被作为高雅之体垄断着文坛。诗词盛极而衰,曲继承了诗词抒情性本质,在有元一代成为最为沁人心脾的陶写之具,作为元杂剧的代表作《窦娥冤》对古典文学抒情本质的继承与发展也不例外。作为本色派的典范《窦娥冤》生旦净丑末外贴之言语,均可谓字字本色,纯净自然,充分显示出剧作家“一粒铜豌豆”的精神内核。窦娥的贞孝和反抗,张驴儿的无赖嘴脸,蔡婆的软弱妥协,太守桃杌的贪赃枉法等,各有各的声口,各效其情,各表其事,无论正面角色还是反面形象,有一唯一的相同之处真情,王国维先生说元剧最佳处是有意境,“写景在人耳目,抒情则沁人心脾”,写景为了抒情,而《窦娥冤》中之至情至性的表达一改前代诗词作品含蓄为美的风格,其直露大胆的感情宣泄不仅仅是明公安、性灵等派文学的先声,亦为后世文学所莫可望其项背。王国维先生说“元以后无戏曲”,在此理念上自有其可取之处。《窦娥冤》的抒情主题至此不难理解。
和合主题:和合文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源远流长。由于孔子、董仲舒、宋明理学家等的倡导,中和之美渗透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大团圆结局即符合起承转合的要求,“合”是剧本情节结构发展的必然归宿,生旦净丑各门角色轮番登场表演故事情节,经过开端发展高潮之后,最终在舞台上聚集谢幕。大团圆作结也是戏迷们积淀下来的审美需求,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内容上戏剧作品往往是才子落难,美人相救,最终才子金榜题名,才子佳人双双团圆,这是戏剧作品尤其明代传奇体制成熟后惯用的套路。与西方悲剧作品截然不同。在此基础上有论者否定中国无悲剧,只能做哭戏观。作为中西文化合璧的戏曲理论家王国维先生将《窦娥冤》等剧本归为悲剧之列,并肯定其并不比世界大悲剧作品损色自有其先见之明,是站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高度为我们探索出的一条可行之道。当然,笔者并不完全否认中国无悲剧论,在这里仅指明王国维先生对《窦娥冤》“被列为世界之大悲剧亦无愧色”的倡导之功,其实,作为乾嘉学派的继承者王国维先生对国学和合文化有深入探究,不难结论成熟体戏剧无论在结构还是在审美内涵中都包孕了中和之美。由此看,《窦娥冤》一本四折一楔子的结构体制符合中和之美,《窦娥冤》以窦天章为女儿冤狱平反昭雪也是戏剧结构体成熟的必然之举,不仅仅是剧作家作为落魄文人的美好幻想,也不仅仅是传奇体定型前一种窠臼的成型之例。
以上理析可知,多种视角分析《窦娥冤》之主题对于养成学生发散性思维十分重要。传统教学仅从文本分析《窦娥冤》主题,势必局限学生思路,多数学生只能从贪官污吏、恶霸横行的行文中归结其语言中显示出来的表层意蕴,至于其余方面的审美内涵则断难想象得到。这种教学理念有违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前提要求,教师如果不能适时借助教材尽可能拓宽教改内容,丰富教材文化内涵,学生性思维的形成必然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
[1]班固撰,颜师古 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 (东晋)干宝著.王一工、唐书文译.白话全本搜神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肖贵成.明代剧坛“戏改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