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4-04-29赵兴国
赵兴国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条件性禽大肠艾希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鸡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外界条件过于恶劣或发生突然变化以及各种应激因素均有可能引发本病并导致其流行。鸡大肠杆菌病易与其他疾病并发,同时存在继发感染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患鸡的死亡率,肌肉品质降低,产蛋量下降等,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供参考。
1 流行特点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时无明显季节限制,其中春季与冬季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产蛋雏鸡的发病率较低,随着鸡日龄增加至育成后其发病率随之增高;20~40日龄的肉鸡发生本病的几率较高。环境突变、气候剧变、饲料未合理搭配、饲养管理不良等均为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危险因素,饲养密度大、污染严重与消毒不合格的大型养鸡场易发生本病。与育成鸡相比,雏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更高。
2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
2.1 临床症状与剖解变化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患鸡的感染途径、日龄及侵害部位不同其症状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种蛋感染型出壳后常有软弱无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卵黄发炎等临床表现,通常于2~3 d内死亡。剖解可见卵黄膜出血,卵黄液化或形状不整,脾有出血点并肿大,脐周围及肾淤血。败血型多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垂翅、缩颈、不好动等,部分患鸡出现呼吸困难,排白色稀粪,可在短期内(通常3~5 d)死亡。剖检时可发现脾、肝与胆囊肿大,肺部有淤血或水肿,心包积液较多,有的患鸡会有扁桃体出血和肿大现象。气囊炎型以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剖检可见患鸡的气囊壁较厚,囊腔内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心包及心外膜增厚。眼球炎患鸡主要表现为患眼肿大,眼睑蓄积脓液或干酪样物质,剖检可见眼球发炎,角膜表面有黄色坏死灶。患鸡无法正常饮水、进食,最后衰竭死亡。此外,发病时间较长的鸡群还会出现关节炎、滑膜炎,患鸡会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剖检可见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充血,滑膜囊内存在渗出物。
2.2 细菌检查与分离培养
一般而言,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患鸡的临床症状及其病理特征进行初步诊断。除此之外,为确诊本病,还需行细菌学检查。可取病料革兰氏染色,本病病菌呈革兰氏阴性。取被检病料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在37℃条件下持续培养24 h,若产酸产气则行分离或鉴别培养。
3 防治措施
由于本病属于条件性致病,要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须采取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治疗和严防继发感染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3.1 加强饲养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应合理搭配饲料,饲料和饮水应保持清洁,努力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时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粪便等垃圾,适当控制饲养密度,防止骤热、骤冷等各种应激因素对鸡群产生影响。同时,还要保持鸡场卫生,进鸡前应对鸡舍、设备及其用具进行严格消毒。饲养时应对鸡舍进行经常性的清洗消毒,可不定期给患鸡饲喂乳酸菌片,使其肠道菌群保持平衡,防止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同时,孵化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种蛋进行严格消毒,以预防种蛋传染。
3.2 疫苗接种
为降低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可采取接种大肠杆菌疫苗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在疫苗接种前必须做好大肠杆菌血清型的鉴定,大肠杆菌苗对相同血清型的菌株感染保护作用很好,但对不同血清型菌株感染的交叉菌株保护率很低,疫苗接种的效果通常不够理想。
3.3 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土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氟哌酸、痢特灵、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等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但大肠杆菌耐药菌株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进行敏感试验,以保证治疗效果。可将敏感药物拌入饲料以预防大肠杆菌病,但使用时必须要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防止出现耐药。此外,应尽量选择高效的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其他细菌性疾病发生。
3.4 预防继发感染
应重视预防禽霍乱、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法氏囊炎等传染病,严防继发感染,以免出现重大损失。
(编辑: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