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
2014-04-29吴国君
【内容提要】 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环节上都比较薄弱,学生并没有形成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习理念,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教导,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的问题。新形势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目标,接着提出这样做的必要性,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创新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实践育人
【基金项目】 本文系盐城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校班级组织的科学构建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 10YCKW070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吴国君,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9-0044-03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课堂上的讲解,将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理论教学上,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这就需要结合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走出象牙塔,更多地与外界进行接触,从而能够受到外界更多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面临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它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其在给人们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尤其是对自我鉴定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更是会带来思想上的冲击,这就为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确定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 加强以职业道德为主的素质教育
对高校大学生实施高等教育是为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将职业道德作为培养的重点,使得每个大学生在迈入社会之后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素质教育和理论熏陶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正确地认知劳动,能够从民主科学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实践育人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培养可以让学生对民主法治有更加科学的认知,能够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也让诚信意识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和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证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共行,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2.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以此来教会学生接触更多的事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书本,他们没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社会。而实践育人就可以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保证高校大学生有更好的适应性,能够在学习能力上有所提升和改善。学生在累积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并获取经验,如团队协作意识、创新精神等都是大学生目前欠缺的,需要将这些缺失转化为教育的重点,并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保证为社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人才。
二、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也是最为基本的关键就是进行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育人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人的社会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只有不断地进行社会实践,才能朝着社会化的过程发展。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正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模式,即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到生活技能、知识本领、行为习惯等。新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日趋成熟的阶段,他们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在实践中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将理论知识更好地穿插于教育之中,让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完美的结合,全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育人模式能够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的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实践育人模式就可以改变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民情,能够收到更全面的教育,对于增加自己的才干,实现全方位发展,进而实现人才强国和教育兴国战略目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 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教育部最新发表的关于教学质量的文件中所提及的重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改革,而且改革的重点是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能够注重开放性和职业性。大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实践环节,开展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能够符合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培养全方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培养目标也会不断改变,但是实践育人是一个基本的原则,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秉承。学生在实践育人的环节之中既能掌握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到自己所学习的技能,不仅仅动脑,还会动手操作,对于自己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三、新形势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
1. 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创设良好发展平台
新形势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可以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出发,创建更好的发展平台。高校可以和专业定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专门的订单式培养,促进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提升,保证人才质量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应用。要秉承为社会培养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围绕企业进行办学,保证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到企业之中。一旦学校能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就可以让学生在寒暑假期进行岗位培训,不仅能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还可以创造出一定的利益价值。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就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能够直接对接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保证专业群的建立,促进企业和高校的全面对接服务。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教育同时会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专业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育人就是要求高校能够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进行创新,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以能力为本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机制,这才是未来不断进行创新的标志。人才培养创新要在人才的目标和规格上进行限定,高校要在五年的时间里完成职业技术特点的分析,并结合专业特点,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摸索,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把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作为两大核心工程来抓。高校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予以不同的安排,让他们能够在学业上有所进步。可以采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针对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一个新的培养方式,“三位”分为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把“三位一体”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学年,学生不分专业,系统接受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具备金融系统、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和技能;第二学年,以报考专业为基础,按照一年级职业素质教育考核成绩、学生本人意愿、订单单位选择标准等,进行分专业选择和班级分类,精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第三学年,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全过程指导,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们成为职业素质高、职业技能强、专业技能熟,具有就业综合竞争力的人才。
3. 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考核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一经确认,就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以及就业观进行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能力,让其在未来走向职场的时候,能够更加适应职场的生活,而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适应职场。学生通过实践,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能促进自己专业素养的改善,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从而进行完善,保证实现自己的最高水平。学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到考核体系之中,促进对评价内容和方式的界定,要能够促进育人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对于考察的内容也需要进行规范,如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运用思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道德品质修养以及创新能力等,才能真正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结合实践的观念。学生可以在实践之后,撰写实践报告,以此来记录其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的情况,充分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实质性内容。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后,需要企业人事部进行考核,包括专业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绩效等,并将其作为学校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注重抓学生的全面培养,一方面注重抓就业渠道的拓展,不断加强与相关行业的战略合作及资源共享,推行订单培养计划。
4. 突出主题,精心组织社会实践话动
高校需要逐步与不同的企业进行合作,签订相关的就业合作协议和意向,形成比较稳定的就业渠道。可以成立校级就业,让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担任组长,大力支持就业工作;由学院辅导员成立一支就业指导队伍,他们能很好地了解就业政策,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的就业指导;通过校友会,及时了解各金融单位的用工情况及专业需求,并反馈回学校,学校再根据信息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使学生和岗位“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以实习促就业。在上述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突出主题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要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对于社会性的实践活动,需要进行整体的提升和整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指导标准,在活动之中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新理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要保证思想性和政治性的提升,要能够设立专门的组织对实践活动的流程进行规范,最大程度上保证实践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培养优秀教育骨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可在学生之中发现学生骨干,将其作为先进分子和同学身边的榜样,以做出特殊的示范意义,保证实践活动可以有的放矢。
新形势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共同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可在提升课程质量与科研水平、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教学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以及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快改革,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而又高效的指导,使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勇于改正,不断提升自我。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这样在将来迈入社会时,也会让自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蓓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6).
[2] 侯丽清.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8).
[3] 王晓红.基于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0).
[4] 黄宗喜.社会实践在高校实践育人中的作用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责任编辑:刘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