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积累有生命,语言运用有层次

2014-04-29孙胤胤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词语作文语言

孙胤胤

新课标提出必须把学生的训练活动比例提高到课堂时间的二分之一以上。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发现语言现象、有意识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低年级词句积累要鲜活,重视训练口语表达

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不论是说还是写,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才可以有效进行。

1.在组词过程中进行词语积累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训练学生的思维条理化,使之叙述顺序合乎逻辑,不仅能言之有物,而且能言之有序。语言积累不是简单机械的记词抄句背篇,而是要求学生语文思维的参与。例如在指导学生给“蹦”组词时,首先这样引导学生:谁能组两个字的词?学生会组很多——蹦高、蹦起……接着再问:谁能组三个字的词?学生就会说“蹦一蹦”。接着再问:谁能组四个字的词?学生就会组“活蹦乱跳”、“蹦蹦跳跳”……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组词不仅求异更要求佳,学生想一个词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字词堆砌,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形成,帮助学生进行了语言积累。

2.联系生活情境进行词语积累

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与“视像”进行相互转换并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通过“视像”让学生对语言产生较深、较透彻的理解。曾读过这样一段话(我想会帮助我们理解“视像”这个概念),我们期待着这样一种境界:当学生看到语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中能再现一种视像;当学生眼前出现某个视像时,他的头脑中能显出相应的文字。文字和视像的互现,应该就是阅读教学感悟语言的理想追求。比如:学生参加大型的文体活动时就可以引导他们用“人山人海”、“兴高采烈”……形容当时的场面。逢年过节家里聚会时看到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说说看到这些佳肴的感受或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佳肴,饭前——美味佳肴、垂涎欲滴、香飘万里、食欲大增、山珍海味;饭中——狼吞虎咽、细嚼慢咽、津津有味、味同嚼蜡;饭后——残羹剩饭、杯盘狼藉、乘兴而归、酒足饭饱、心满意足。参观花展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样的词形容这些花——五颜六色、争相斗艳……参加升旗仪式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昂首阔步”、“抬头挺胸”形容升旗手。看到大海就要想到“无边无际”、“一望无际”……生活中有太多的情境、太多的场景,教师、家长一定要做有心人,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积淀文化。正可谓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

3.借助文本插图进行词语积累

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说词写话上犯愁,总觉得没有素材、没有时间。其实素材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文本中那么多插图绘声绘色:有动物图,有人物图,有情境图等等,看到这么多色彩明丽的画面会用哪些词来形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去做去积累。比如:看到《观潮》一课中的插图,学生就会用上“气势磅礴”、“风号浪吼”等词;看到《长城》一课中的插图,学生就会想到“蜿蜒盘旋”、“崇山峻岭”等词;看到《巨人的花园》一课中孩子们爬到巨人腿上的插图,就可以想到“其乐融融”、“温柔可亲”等词;看到《猫》就可以想到“活泼可爱”、“活蹦乱跳”等词。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用活教材,从身边的教材中发掘可利用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运用。

4.借助词语盘点激活词语积累

进入中年级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会对本组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进行归类整理。很多教师处理这些词语一贯的做法就是抄写、听写、老师考。一味地死记硬背对词语的积累会仅仅停留在对“形”的认识上,没有让词语鲜活起来。如果换一种思维去进行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例如:老师在听写“黑暗”一词时就可以顺势让学生写出它的反义词“光明”,听写“认认真真” 时就可以让学生顺势再写几个AABB式的词语,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词义写出词语……这样形式多样的听写活动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词语。这样的语言训练能够让学生的语言积累富有生命力。

5.抓住日常交流完善语言积累

校园里随处可见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现象。但是教师很少关注自己的言谈是否能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现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上的交流,一种是课下的交流。课堂上的交流主要体现在评价语言上。评价语言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课堂的作用。这种评价我们无法预设,完全根据课堂教学随机产生,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比如一个知识渊博、谈吐文雅的老师带的学生一定会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相反一个说话支支吾吾、语无伦次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又会怎样呢?所以说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每一次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都当作一次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微型练兵。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教师如果缺乏调控技巧,只会用一些“真棒”、“很有感情”、“不错”等简单的语言评价。评价语言没有生命力、没有针对性,久而久之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渐渐地会讨厌你的课堂。如果学生在读完课文后你觉得读得好,不妨可以说:“你读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声音洪亮。”这样的评价不仅为学生指明了读的方向,也帮助学生积累了“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等词语。课下交流同样重要,教师要有所讲究。不能说处处咬文嚼字,最起码也要用词恰当得体。

二、中年级语段积累要灵活,锤炼细节描写

1.聚焦精彩段落发展语言运用

进入中年级,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学词学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片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比如: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将其写具体?学习作者构段的方法……学完《白鹅》就应该让学生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完《颐和园》就应该让学生了解“移步换景”的表达顺序,了解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将其写细致。实地练兵写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谈到文本精彩部分我们教师一贯的做法是让学生背会、默写会,比如学完《颐和园》很少有人想过作者为什么先写“堤岸”,再写“小岛”,最后写“十七孔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精彩段落的精彩之处“精通”了,这才是所谓的既要得意又要得言。多个来回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对自己的写作也是一个提高。

2.结合优美诗句拓展语言训练

教材中的语文园地设计了很多名言警句或格言。教师一贯的做法是让学生背会了、默写会了、考试时能填上来即可。其实这只是掌握表面信息,亦即它的长相,对其内在的美置之不理。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透了、学活了。比如: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一组课文的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四幅描写不同景区的对联。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紧接着我进行了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看到了什么画面,然后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颐和园》的景点介绍进行说话训练,最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既是对对联内容的深入理解又是一次成功的语言运用训练。最终回归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3.捕捉文本空白生长语言训练

什么是学以致用?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想语文课上既然感悟了文本的表达方法,就应该学习这种表达方法进行练笔。如果不去动笔写写,那么实在是太可惜了!哪怕是照葫芦画瓢也要引导学生动动笔墨,这也算是完整吧!所以语文教师不要吝啬课堂上的时间,一定要留给学生“写”的时间。如执教《穷人》一课时,课后就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这种“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形象”的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执教《开国大典》一课时,课后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场面描写。执教《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一课时,课后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假如 》的想象作文练习。还有仿写、续写、改写都是很好的语言学练方法。

三、高年级评价鉴赏要精活,历练语言运用

1.走近作者,引导读书

温家宝提出:“读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在很多爱读书的学生当中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时候看到学生习作中不自觉的模仿痕迹,而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潜意识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受到文化的熏染。学生品味的语言越多,接受的文化越丰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学生发展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能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会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大精深的书海自由地吮吸各自需要的营养。

2.文本鉴赏训练语言

评鉴是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提出文章的新写法,或运用所读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富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见解,提出新的表达技巧、改写文句,灵活运用所读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等。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关注到了“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是只重视了“用”,而对“欣赏、评价”各种写作方法用力不够,欠火候。在学习写作方法之前要对作品写作方法进行赏析点评,写作效果会更好。比如学习《穷人》一课,我们要有所侧重地关注文中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并学以致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教学中的任务是关注细节描写,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实现“见多识广、厚积薄发、出口成章”的效果。

3.常抓批注训练语言

读书作批注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作批注有助于为学生奠定写作基础。写批注一般分为三种:(1)精彩部分作批注,要求学生写出喜欢的理由,可以是表达方法,可以是标点措辞。(2)含义深刻的部分,一般要求学生能够写出本意及言外之意。(3)表达方法批注,比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下来。评价别人的过程也就是提高自己的过程。

4.互批作文训练语言

我经常这样做:作文分四批。一批自己批,自己自我修改;二批同学批,批改之前老师要给出本篇作文的批改提示。然后将收上来的作文本随机发下去,拿到谁的批谁的,找错别字,画不通的句子,根据批改提示写出自己的评价语言。三批老师批,将学生批过的作文收上来老师详批,可以根据学生的批改有针对性写评价建议。四批集体批,也就是作文评析课,把一些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读互相学习,也可以把一些同学(不指出名字)有问题的习作拿来集体修改。学生就会在读(同学的作文)、批(同学的作文)、分享(同学的作文)、改(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

总之,语文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勤思考、勤积累、勤动笔,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终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词语作文语言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