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需“针对性”创新
2014-04-29
财经国家周刊 2014年23期
中国社科院《以“创新”为主线,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10月28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对智库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智库热”的背后隐藏的是建设的滞后性。
中国智库自身存在多方面问题:研究深度和理论支持不足,缺乏专业性;建议缺乏可行性,忽略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偏重“应急”和短期问题,缺乏深入和整体性的综合战略研究;缺乏社会认同度和独立性;国内外影响力和话语权有限。
此外还存在三个割裂:理论与应用间的严重隔离;政策建议与政策实施间的严重隔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间的严重隔离。这就导致了智库发展和智库所能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政策非常稀缺。
架起这三座桥梁,消除割裂与隔离只能由智库完成,这就意味着智库需有创新能力,以“创新”思维为依托,以研发模式加以定位智库建设,有针对性地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超越“解释和阐释”阶段,在成果上,努力实现“引领”作用,进行前瞻性的战略研究。其次,要强调学术本位,强化学科和理论优势,提升学术质量。最后,还应促进学科融合和交叉,强化综合战略研究,在政策层面结合国情和现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