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家族化现象的调查研究

2014-04-29张婷婷元明月梁蒙蒙

2014年26期
关键词:家族化

张婷婷 元明月 梁蒙蒙

摘要:农村基层组织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最基层,体现着农村的长远发展和农民最根本利益。但是由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家族化。家族化是以家族利益为本位,通过血缘、亲缘逐渐影响农村基层组织,严重妨碍了农村基层自治的民主化进程,故值得我们认真调查研究。此项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入户访谈、以及座谈等形式在A村进行,针对家族化在农村自治当中的表现,以及家族化如何影响农村基层组织来分析家族化在农村基层组织产生的原因,进而尝试提出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家族化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家族化;民主建设;

一、基层组织家族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

基层组织家族化是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因素,根据我们对A村的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的调查,家族化对A村基层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1、村“两委”选举的家族化

村“两委”是指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正式的候选人按照得票的多少确定。村党支部委员会的人选则采取“民主推荐参评,群众推选测评,党内民主选举”的“两推一选”方式。但是,事实上,A村的政治选举却被家族势力所控制,村民的选举行为偏差很普遍。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有47%的村民在选举中选择与自身利益接近的本家族的候选人,15%的村民的选择结果不是自己的意愿,会受到大家族势力的干扰,通过贿选、拉票等不正当手段,拉拢外姓村民和一些小的家族。由此选举出的村官在日后的农村自治的管理和决策活动中自然也要为“自家人”着想,“你选我做官,我为你办事”村民自治中的四大民主流于形式,民主自治成为各大家族势力的派系之争。

村民选举中的家族化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后果。首先,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由于选举过程中,家族成员之间会利用各自的关系网络来帮助有血缘、亲缘的人进入农村的体制内部,这就使得人才的流动只局限在家族化的范围内,那些有才能的村民却不能通过选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抱负。其次,政治选举的家族化不利于基层民主建设,滋生了不良的政治氛围,动摇了国家民主政治的根基。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那些想要致力于农村建设的才德之人因为家族化的现象,频频对基层民主丧失希望,也不利于乡村的民主建设的顺利开展。

2、农村治理过程中的家族化

根据我们调查问卷中,关于“农村公共事务是否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这个问题的调查发现,一村民代表大会为主的公共参与方式没有发挥作用。在A村,只有29%的人认为这种村民参与方式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而这部分人经调查大都是村里的大大小小的干部,剩余的71%村民认为公众参与并不是理想的那么回事。这部分人往往没有意见,不会代表大多数农民的真正意愿和感受,所以农民在公众参与中的话语权确实微不足道。另外,我们对近期A村的事关民生的公共维护项目,如道路维修、修建路灯、自来水管维修项目的知晓度进行了调查:村民对于这些项目的知晓度只有31%,但是通过询问被调查的对象得知,这31%的人大部分是村干部、村民代表,或者是他们的亲友。剩余的69%都是普通的农民,农民被代表的现象也反映出家族化的存在。

在具体的村民自治的事务当中,家族化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首先,不利于村民内心利益的正常表达。如果农民的诉求不能够通过正当途径表达出来,就不能够很好的制定出符合其根本利益的决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家族化的基层组织拦截了国家政策和有关农民权益的信息,使农民无从知晓,甚至致使政府的政策难以更好执行,严重的减弱了政府对于村民的影响力,使农民与国家的发展逐渐脱轨。

二、农村基层组织家族化的成因

1、不变的传统基因促成农村形成的熟人社会

农村村庄的形成有其特殊原因,村庄的形成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或者亲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既然村民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基础上的,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农村基层组织会被家族势力控制,村干部在处理内部矛盾时首先考虑家族利益,从而侵害基层组织的民主化。正如我们调查A村的管事人中有些人他们大多为了本家族的利益和荣誉,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影响村里重要决策,致使村中的小姓家族的利益受到损害。

2、个人主义膨胀加速农村基层组织家族化

在我们调查的A村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村中一些干部价值观扭曲,他们做出的决定不是为村中大多数农民的利益考虑,而是成天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家族的地位和权力受到挑战。例如在村中维修道路这个项目中不仅存在大部分村民被代表的现象,而且村干部在选择修建道路的建筑工队时也是任人唯亲,不是考虑技术和价格等因素,而是考虑到和自己的家族利益是否相关,导致村中的大小事务都被村中某个家族所包揽,因此A村渐渐的被这个家族所控制

三、农村基层组织家族化的对策

1、创新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及根据乡村治理的需要,应该创设新型农村基层组织。根据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村民的自主能动性,加强公众参与,建设村民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型的自治组织,这样会大大减少那些家族化的基层组织的干涉。再者,要遏制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第一,落实“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按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定期对财务、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水电费收缴及重大事项公开,并加大群众质询和民主监督力度。第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镇党委、政府每半年组织一次,先由村“两委”干部述职,然后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进行民主评议。

2、完善官员选任制度和回避制度

首先,农村基层组织家族化的直接原因是官员选任制度的弊端,因此遵循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完善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将会直接防止基层组织家族化。其次,在基层组织干部管理中,还应完善回避制度。尽管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亲属之间不得在同一机关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也不得存在一方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在其单位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的情况。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基层组织“家族化”具有遏制作用,但是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立法,对官商关联紧密的行业也实行亲属回避制度,避免官商勾结,形成家族化权力网络,进而出现官为商谋利,商为官行贿的腐败局面。

3、引进外来高等人才,优化基层组织干部团队

引进和招募人才,就是要依据本村实际发展需要,从外界引进合适的人才或者是通过改善村里的条件等方式吸引外流人才加入本村基层组织,进而达到稀释本村基层组织的家族势力,同时也为该村经济政治发展增添了生机活力。具体来说通过制定鼓励政策、改善条件,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县乡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招募的人才,由于其丰富的社会经历和见识,以及由于其与现在就职的基层组织没有利益联系,势必将对原有家族化基层组织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1]翟庆海,于承良.农村家族势力与国家权力的相关性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2]王江成,家族势力影响下的村落政治研究_以云南省镇雄县农村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3]景跃进,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M],中央文献出版社。

[4]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家族化
发动机造型设计中线性特征的家族化构建研究
基于家族化设计理念的特斯拉汽车设计特征研究
拓扑知觉认知理论下的汽车家族化造型设计研究
汽车设计中家族化符号与社会通识符号的关系研究
浅谈美学思维下的“家族化”设计
基于产品族DNA的商用咖啡机设计研究
探索破解名村“家族化”之路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家族化现象研究
探索破解名村“家族化”之路
探索破解名村“家族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