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2014-04-29巴桑次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9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语文教学

巴桑次仁

摘要:语文课堂的教学就是一个进行知识的传授以及听说读写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语言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言感知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学

语言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有着多侧面、多层次的特点,语言的产生就是来自于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以及感知,因此,培养好语感能力非常重要。

一、语言感知的理解

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先生认为:“语言感知(以下简称语感)是一种语文素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迅速、直觉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性的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悟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注重情感体验……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

二、语感的基本特征

1.思维的直觉敏锐性 这是其最基本特征。直觉就是直接的觉察,表现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它可以不经过充分的逻辑推理的理智的思考,凭着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便可以对思维的结果作出敏捷、快速的直观反映。读完朱自清的《春》,便会拍案叫绝;听到“红杏枝头春意闹”,立刻就觉得“闹”字用得妙。语感能领悟其中的意蕴和丰富情味。

2.知识整体的感悟性 人们在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和感受中,常常可以迅速地调动起头脑中已有知识和经验积累,越过中间环节,直接从整体上感悟其内涵。它既有对语言作品意境和意义的整体把握,也有对语言作品在具体语境中的全面体味和感悟。

三、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途径

1.要把教材看成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切忌孤立、肢解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篇目,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每一册、每一篇课文、每一个教学目标都只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从系统性角度来说,任何子系统的功能都融会于母系统之中。所以正确把握每篇课文的具体目标,都与本册本套教材的整体目标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教师熟悉大纲,纵览教材体系,明确本册、本课在母系统中的地位与具体目标,然后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并有计划的逐步实现目标,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首要一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切忌将课文肢解成单独的段落、句子、词语。如果这样,那么老师只是给学生注入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谈不上阅读欣赏,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前提下,再来解决语法、词汇方面的问题。

2.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3.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生活,形成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

(1)命题发现 。这里说的命题不同于命题作文的命题。它源于学生生活,借用“命题”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写作欲望,及时发现学生对生活感知的得失,便于引导。学习了《崇高的理想》一文,了解学生的思想之后,拟出一组题目,供学生选择:①我对理想的看法;②当代 学生应有的理想;③我向往的职业理想;④我的理想是怎样确立的;⑤我至今没有确定理想的原因;⑥社会风气对理想的影响。同时告诉学生,围绕理想这一中心议题,自己可以另拟题目作文。结合学生生活,多侧面提供作文题目,关键是要了解學生的情绪和思想动态,把题目命在学生的心坎上,如同教师在同学生亲切交谈、引起话题一样,借此,通过作文,洞察学生心理,发现他们对尘活的感知程度。 (2)评讲鼓励 。作文评讲是师生相互交流对生活认识的过程。应当看到,每个学生都有正确认识生活的潜力。当他们的这种认识用作文表达出来之后,教师最先发现了解。教师对作文评价如何,不仅关系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而且影响到对学生生活认识的指导。有人把教师批阅评讲作文比作在开掘人生的金矿,确实不无道理。因此,作文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哪怕是一点闪光的东西,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出作文成功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 (3)思维训练。经过发现、鼓励、引导、训练几个阶段的反复实践,学生生活资料的积累日渐丰富,认识水平也日益提高,批阅、评讲作文,常常会被他们反映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对自己错误的自责、对美好情操的赞扬、对祖国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对祖国前途的使命感所激动、所振奋。作文评讲中,教师把学生中反映出来的崭新认识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归纳为:21世纪学生的是非感、奋发感、求知感、正义感、责任感,总称为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这正是学生在教师的关怀、引导、帮助下,不断从生活中吸取精神养料,坚持锤炼思想、训练写作,长期进行自我教育的成果。

总之,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咀嚼中品味语言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石,在情境中琢磨语言是深化语感能力的动力,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是增强学生语感能力的保证。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把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作为大事来抓,才能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作者单位: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亚堆完小 856100)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