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寰行中国 中国城市的晚清起点

2014-04-29黄修毅

南都周刊 2014年27期
关键词:武昌传教士

黄修毅

由上海而安庆而武昌,这是开启此次“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的第一站,也是百多年前一位身份颇为特殊的美国人记录中国的路线。

上一个世纪之交,这片古老的大陆上正经历着新旧文明的激烈交替,挂着星条旗、米字旗的机轮畅行长江河道,从上海到武昌溯江而上,走水陆要一个多月。从长江入海口外的太平洋海面,驶入东西横贯这个国家的丰沛水网,这位美国来客目睹声光电的产物在两岸的桑田之中,给这个古老的农耕文明打下的现代烙印,下笔颇多感慨,“(这里)十年间的变化超过了过去二十年的变化,人们现在无法预测以后五年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这位生于宾州、担任过几年传道士的美国人盖洛(William Edgar Geil),以一种混含着善意与自豪的语调,急切地把上海比作纽约,又称武汉为中国的芝加哥,异质文明在时空中的骤然接近,在这个最早一批来华的美国新闻记者兼传教士眼中,处处带着难以充分用理性剖白的神奇。

百多年后重走这条近世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腹地的必经之路,由别克昂科雷和昂科拉组成的浩荡车队在如蛛网般发达的公路网里来回冲折,从安庆、武昌两次跨过长江,我们一再感叹在技术加速之下,几乎被“拉平”的世界,难觅那个不太遥远的过去,在文明冲撞的夹缝之中或隐或显、乃至被年月篡改的陈迹。

近世的历史在上海、安庆、武昌三座扼长江中上游要冲的城市身上留下的印记,因时间的诡谲作用而分疏:当年同列《南京条约》签订后先批开放的晚清通商口岸,安庆这座自明末起的老省城,被撇在铁路交通干线之外,而逐渐沦为了长三角边缘的陪衬。反倒是百多年前还只是濒海小县的上海,没有背负这个内陆型文明数千前的遗教,在二十世纪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得风气之先,崛起为太平洋东岸的一座都会。

美国人盖洛一个世纪前的纪行,让我们重新打量这三座曾站上同一个起点的城市,何以在时间的潜行中拉开了距离。如今重走这片自南宋以后把持中国经济命脉的地域,在层层剥露的历史细节中,去捕捉出造就古文明加速进入现代化的助力。

借势“道观”的古城墙

在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里,建城仅两百来年的上海,壕浅城低,十分不起眼。如今在从大境路残存的短短50米古城墙,像是入土的一截碎瓷片,一般人就算踩上了,也不见得愿意弯腰掇拾。

从东南北三侧望去,甚至很容易忽视这段古城墙的存在。这处院落与老城区里挑出飞檐的土地庙外观无异,门口挂着“上海市道教协会”牌匾。入得其内,狭小的天井通往一个挑高不过三四米的正厅,委身采光不足的大殿,连关帝爷英明神武的造型,似也有些憋屈。

若非阮仪三教授拉着记者细看,才发现正殿的木缘西头架在一赌青灰的厚石墙之上,迥然与另三面墙体有异。阮老一语道破,“这是中国目前硕果仅存的三处古城墙‘真迹,其他要么是原址复建的‘假古董,或者干脆是空穴来风的‘古城。”

上海县城的这一小截城墙,因为被这座就地取材的“违建”道观移用做了一面承重墙,不仅留存了这南市一角的香火,更阴差阳错地保留下了这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货真价实的古城墙。在城高郭深如北平、南京,没能躲过近百年间的历次劫难,反而原物损毁殆尽。

除了这座“大境关帝庙”,原来城墙上的万军、制胜、振武、大境四座箭台,都曾被翻建为庙宇,在“关帝”之外,供奉“天后”“君师”等。美国人盖洛甚至有此记载:箭楼两侧各有一块约五英尺高的柔滑大理石板,当地人认为它有很高药效,尤其对气喘病和消化不良十分灵验。他们从白色的大理石上刮下少许石粉,然后将其注入开水饮用,所以两块石头上都有很深的凹痕。

当年上海的民间信仰旺盛,而城郭与城隍则构成了中式古城的祭礼核心场所。十九世纪末西化文明的大规模进入,大规模改变着帝国晚期城市的原有格局。在租界兴起之后,南市的城郭虽仍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徒具闭关自守之势。当年从此处望向黄浦江西岸,自西向东一字排开的圣三一堂的尖顶、联合教堂的拱顶,在江灘的华厦背后隐现。这也标志着这座扼长江口的大城内,一个东西文化交汇的国际社区已然成型。

洋务派的“填路治痈”

比起上海在近世演绎的“麻雀变凤凰”式的神话,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自楚汉以来向是通都大邑。整个中国内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当口,这里已聚集了百万人口,与隔江而望的汉口的繁忙商埠相对,据于南岸的武昌城里高高矗起的烟囱,正是火力电力大兴的样貌。

晚清的武昌能得风气之先,与当地长官的戮力经营脱不了干系。盖洛游历到此时,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动脉京汉线正修到一半。这项浩大工程的推动者,正是“洋务派”重臣、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他兴修铁路、大炼钢铁,在开明人士中博得了“实干”的口碑,但也不乏地方保守派目之为“洋奴”。

为打通进入武昌的门户,方便车辆通行,张之洞下令在蛇山被炸开一道口子(今黄鹤楼东路)。但这一道路开辟不久,总督的脖子上却长了个痈,久病不愈。总督府招徕的巫医进言,这一切都是因为新的大车路割伤了蛇的脖子。因此,刚挖开的路不久又被填上,还额外耗费了600两银子。

这起于今听来荒诞不经的轶闻,在盖洛和著名传教士丁韪良笔下,都有记录。但在美国人的记述中,这并未损害张之洞在怀有强烈传道热忱的西方人心目中的好学形象。相反,总督求助于传统民间信仰失效,正赋予了他们以“技术传教”的时机。

实则迄自明末以来,西方现代文明的引入,常是以“技术传道”为先导,传教士取得了与中国士绅阶层的接触与认同,才牟得西方人在传统中国社会立足之机。即便在明亡与清末屡有“教案”“教难”发生,也总不乏张之洞这样的开明官绅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口号,与之妥协接纳。

时至二十世纪初,武汉三镇共有11个传教会,118名传教士,在从花园山到城墙之间的地带集中了各种传教使团驻地,更遍布着美国圣公会、伦敦会、英国遁道会和瑞典传教使团等民间组织。这些由传教士为核心构建的西化社区,造就了上海外滩源、武汉昙华林这样风气一新的城中景观,于今则成了明信片上城市的个性标签。

世纪之交的文化进取

如今漫步昙华林,这里偶露峥嵘的一角洛可可窗台、或是一处哥多林式石柱里,留心者方能依稀辨认当年于夹缝中生长的异质文化,以其韧性与周边的古老景物融为一体。而穿行在改建成了一间间贩卖文化品位的趣致小店里,即便是当地的年轻男女,也只能从历史建筑门口的铭牌、乃至卡通画复制的明信片上,来揣想它当年的生态。

在二十世纪初叶,由外国教会所控制和促成的武昌教育体系,包括了46所中小学,1600多名在校学生(其中包括500名女生)。如今的湖北中医药大学即文华书院旧址,这座美式建筑在筹建之初,即面对所有武汉的青年学子;而当年在校生的毕业论文中,甚至已可见“国家与个人的自尊”“教育作为一种真正改革之基础”(时在科举废止之前)等题目。

在上海、安庆、武昌等城市,官员与富家子弟为争入传教士开办的新式学堂,竞争极为激烈;而经过教会学校的浸淫,再把子弟送往西方国家求学,也在上流社会中蔚为风潮。

盖洛再次到访武昌时,受到了张之洞的继任者,满人端方的款待。在史家笔下,此端方历来是保守持重的角色,但在盖洛的记述中,“端方不到六十岁,体格健壮,戴一副西式金边眼镜”,待人颇能进西式礼仪,一上来“就以地道的美国方式与我们热烈握手”,继之以“茶、雪茄、香烟与香槟”。

总督还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美国人,并表示正准备送其出洋接受教育。尽管经过了义和团之乱和庚子事变,朝野对西方人和他们输入的现代文明更增添了忌惮,但面见外国传教士,这位朝中大员却坦荡宣称:“你们在中国的教育与医疗工作值得称赞,美国传教士中有很多受过好的教育,又有好的人品,应该多派些来。”

这也是上一次世纪之交时,见于官方的对于大规模西方文明输入的肯定。从1880年代开始,美国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发起了“志愿传教运动”,在此后30年间向海外派出了八千多名传教士,其中有2500余人在世纪之交来到了中國,开启了自利玛窦、徐光启之后,规模与影响最巨的一波文化融合的潮流,也在此后百年中深刻改变了“儒教中国”的面貌。

(别克“寰行中国”的第二站,将深入两湖地区,探寻这块酝酿着近百年中国历史激变的心脏地域,何以成就“敢为天下之先”的得天独厚的文化基因。敬请期待8月的《南都周刊》“转型中途-‘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系列报道之二。)

猜你喜欢

武昌传教士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惊异与调适:19世纪来华美国传教士记述的一种反凝视
武昌理工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王亚南与武昌中华大学
夜登武昌封建亭(外二首)
童迷黑白秀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早期传教士作品中的新词创制
武昌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