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目标与社区体育之探讨
2014-04-29宫国涛
宫国涛
摘 要: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指导下,对中职业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中职体育要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基础上加强与职业技能有关的体育技能练习,以发展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促进学生水平提高的目的。
社区体育,就是具有自主性、公益性、多样性、有趣性、服务性等特点。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体育也已经不再是学生和运动员的专属了,体育开始从学校走进社会,因而在其内容、形式上不断丰富,其影响与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身体教育的范畴。于是体育的外延被扩大,社区体育应运而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社区体育
一、中职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教材很广泛、很丰富,但是具体实用性不强,教材内容与实践衔接不上、脱节,而且没有职業特色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在培养对象和具体目标上有所不同,所以在体育教学上也应有所区别,中职学校体育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不实用……社区体育也很广泛,但大众化,不单纯讲究技能、技术、技巧,从实用出发,适应人群广泛,场地、器材不受限制,随时随地能进行锻炼,两者有太多的共性,有太多交叉,如何能使中职的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发挥终身体育的思想,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在体育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田径、足球、篮球、排球内容分配要适应减少,拓展训练在延伸方面根据学校财力、人力、物力做安排,条件好的地方,比如说自行车运动、滑冰、冬游、极限运动、跑酷等。这要求在师资上有所提高,经济上有所投入。
2.不局限于在学校开展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学校的器材、场地终归有限,也不可能齐全,在上课时可考虑学校附近社区的健身器材、健身场馆、健身广场去上课、去活动,这虽说存在一点人身安全风险,但学生可能喜欢运动,能更好地与社区衔接,即共享了资源,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运动能力,又能更好地、直接地与不同人群交往。
3.可以把一些新颖的、创造性的活动付诸于实践。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可以更早、更积极地付诸实践。有社区人群参与,学生热情更多,信心更足,自身的满足感更浓烈,所学的知识也能更快地用于指导传授当中,对于将来从事职业技能方面的工作,有很大促进作用。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有利于在校的学习与实践。
4.通过体育平台,体会人与人的交流,平等互助关系。职校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好,没自信,各种习惯也不好,不是一天、二天能改过来的,让学生从事一些他能力所及的,而且又能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的一些活动,一些技能的培训,我认为十分必要,体育就是这个平台,也是将来从事职业的基础,学生从社区体育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自信,得到了提高,是与社会的一种自然的和谐,是对整体素质的一种提高。
二、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由社区居民自主进行的简便易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繁荣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社区体育主要是指成年人针对自身,以其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美乐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幸福快乐的生活。成年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中流砥柱,其身心健美、快乐幸福的生活与健康长寿,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稳定与繁荣昌盛,因而也必然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体育实践,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概括说来,社区体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作用。
1.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健身,促使体格健壮,体态优美,形成并保持各种良好的身体技能,增强体力;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利于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2.能有效地促进人们健心,调节与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使人们精神更美好、生活更快乐。
3.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人们体育文化素质,利于移风易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健康。
4.多数活动点活动项目常年不变,这样便于根据共同的体育兴趣稳定队伍,也便于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从项目的选择情况看,气功、健身操、交谊舞、武术居前四位,非竞技化、韵律性、传统性、文体一体化特点。
利用体育系丰厚的专业体育人才资源,每年定期组织对广大师生和附近居民开展各类体育健康讲座,包括体育健康、运动损伤、养生等方面内容,成为学校和社区体育知识,人们会在家庭或学校或社区当中活动;家庭、学校、社区当中的体育信息也会彼此交流与沟通,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则有其各自的特点。
中职体育教学目标与社区体育有太多共性,依赖性很强。中职体育不是学校体育,也不是竞技体育,就得和社会体育结合,更能体现中职的教学目标,也更能为服务为宗旨的目标前进。其他学校进入社会就和体育脱离了关系。那么,社区体育就得从职教入手,灌输社会体育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对于体育和职业教育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刘德佩.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体育科学,1994.
[2]王凯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体育科学,1997.
(作者单位 辽宁省铁岭县职教中心)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