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良校风建设初探

2014-04-29陈兴强汪小平林伦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新课程改革

陈兴强 汪小平 林伦学

摘 要:优良的校风建设一直以来就是课程教学的必备前提。而新课程改革又为学校的校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遵义县第一中学自新课改以来,以新课程改革与校风建设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以课改为导向,以校风建设为抓手,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风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进行校风建设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校风建设;学风建设;遵义县第一中学

“风”,风气、风尚也。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包括教风和学风。校风是学校各项工作与活动的心理氛围与行为风尚,能够对学校的整体水平与社会名声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对学校的校风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虽然以往的学习校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其中还存在某些不足。本文以遵义县第一中学为例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的优良校风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1.新课程改革与校风建设的内涵

1.1 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观念:新课程是我国对学生的初等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的基础要求,它进一步规范了小学与中学的教学标准、教材、授课模式以及学习要求等重要内容,并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课程与以往课程教学不同,它具有与时俱进的育人观念、更为客观的评价标准、与时代同步的教学观念以及全面创新的学习模式。诸多方面的全新改变使得初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而新课程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对初等教育课程教学所进行的适应性改革,它以培养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高质量人才为主要目标,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要求根据学生群体的成长规律与实际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引与规范。换句话说,新课程改革是对初等教育中存在的阻碍社会与时代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所进行的变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育与课程观念也发生了某些积极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观念是将每一个在校学生作为一切事物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立足点。新课程改革要求用开放性的授课方式取代传统的授课方式,要求校、师、生三者之间具备友好而民主的关系,强调知识的传播途径与方法的重要性,发展完善的评价体系,全面而有效地促进全体师生的正向发展。

1.2 新课程改革与教风建设:教风是学校在其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对隶属于本校的广大老师在其综合素质,教学能力,教学成绩,授课模式以及为人师表等方面所做出的全面要求。以遵义县第一中学为例,“严谨、博学、敬业、创新”的良好教风是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优良的校风在教学中的主要反映之一,同时也是新课程及其改革的要求。一方面,新课程及其改革对教师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从行为上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从刻板地传授教材内容的角色转变为创新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从课程安排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教学课程的主动设计者与构建者;从与学生非平等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与学生平等互助的师生兼朋友关系;从盲目地认同教材内容转变为周期性反思与总结前段时期的教学与行为。另一方面,新课程及其改革对教师的思想与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授指定教材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不断发现与挖掘学生的潜力与才华,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还要定期检查与督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还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与规律,成为学生发展的伴随者;同时还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成为课程教育的探究者。而这些内容都是初等学校的教风建设所要求的,因此新课程改革适应了初等学校教风建设的要求,对学校教风建设的实行具有强劲的促进作用。

1.3 新课程理念与学风建设:学风是学校在法治与德育教育中对隶属于本校的全部学生在其整体素质、身心发展、学习动力与态度、学习模式与方法等方面的整体要求。以遵义县第一中学为例,“勤学、多思、励志、奋进”的良好学风是其办学与管理质量的主要标志,是优良校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也是与新课程及其改革密不可分的。首先,新课程及其改革要求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观,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这是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密切联系的,只有发挥自身主动性的学生才具有准确的学习目的与充分的学习动力,也只有发挥自身创新性的学生才能够探索到最适合自己的高效率学习捷径。其次,新课程改革严厉批判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模式,突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有机结合。这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个人为集团集体,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最后,新课程改革转变了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从单一的成绩至上机制转变为笔试、口试、听力等多元化考核机制,从简单的结果评价标准转变为过程与结果共同评价。全面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有了提高自身整体能力与素质的动力,这也是优良学风的重要要求。而以上内容都是初等学校的教风建设所要求的,所以说,新课程改革也适应了初等学习学风建设的要求,其实施会促进初等学校的学风建设。

2. 遵义县第一中学校风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遵义县第一中学校风建设的现状:校风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综合表现,是在长期不断发展并形成的领导作风、教师教风以及学生学风。作为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遵义县第一中学是教育部授予的全国特色学校。自其成立以来的五十多年间,遵义县第一中学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三次重大的发展突破,逐渐形成了“严谨博学,敬业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励志奋进”的学风,发展出“文明团结,求实发展”的优良校风。从整体上来看,遵义县第一中学的校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方面,文明团结,求实发展的校风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师的整体水平。遵义县第一中学采用年级组的管理方式,选取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的优秀人员担任领导或者负责人,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培优治跛政策;同时遵义县第一中学始终将教师的德行、仪表与教风贯穿于师生的共同生活,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文明團结,求实发展的校风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学校为“省级绿色学校”和“遵义市园林式学校”。优美的环境,文明的校园,学生身处其中,自然受到启发和感染,主动地去完善自我,塑造自我,形成良好的学风。近五年高考,有3人夺得理科状元,52人考入北大、清华,10人考入港内名牌大学,6239人升入一本院校。因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十名,学校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西安交大、中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牌高校列为“优质生源基地”。

尽管如此,遵义县第一中学的校风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制约其自身的校风建设和学校的发展。

2.2 遵义县第一中学校风建设中的存在问题:遵义县第一中学校风建设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校风建设抓落实不够。良好的校园风气是有广泛适用性的,如何落实到校风建设的各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遵义县第一中学在校风建设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整合做得不够,没有真正体现出一中的办学特色。团结、严谨等虽体现出一定的良好性,但只具有普遍性,毫无特色可言。千篇一律的校风校训不仅不能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个性特点,同时也不能展现出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文化底蕴。另外,虽然遵义县第一中学所采取的校风建设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中的某些行为存在着跟风的嫌疑。毫无创意的校风建设措施完全不能形成极具特色的学校校风。(2)校风建设三风不正。教风是校风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包括教师的素质水平与教学质量等方面。遵义县第一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虽然教师中不乏如语文特级教师王绍宗、唐德远赵家庸等优秀教师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但是优秀教师过于集中于部分学科,覆盖面不广,青年教师过于年轻,师资队伍青黄不及,教师的敬业精神,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学风是校风在教学方面的反映,是学生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与方法。目前的遵义县第一中学因扩招过度,生员素质得不到保障。学生中也存在一些逃课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象,给学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3)校风建设缺乏民主。学校是由领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社会场所,因此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利提出自己对学校校风建设的建议与看法。而现如今,遵义县第一中学校风建设过程中的民主意识严重不足,大多以领导的命令与看法为主来进行校风建设。对学生来说,学校管理以约束性举措为主,缺乏激励学生自主创新、自学成才的制度与举措;对教师而言,现有的学校管理政策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无法发挥其管理与监督权力,同时也缺乏主人翁观念与团队意识。

3.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遵义县第一中学优良校风建设举措

独树一帜的校风是学校长期发展中的各方力量的综合沉淀所得。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遵义县第一中学必须采取有效举措来进行优良的校风建设。

3.1 健全校风建设制度:学校制度是学校全体人员整体利益的有效保障,是全体人员务必要遵循的规则。制度的执行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与惩罚性。因此,要健全学校校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对于遵义县第一中学来说,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每一个成员的利益而制定出完善而有效的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与特点的校风校纪。

3.2 校风建设三风齐举:遵义县第一中学中的三风不正问题严重影响着校风建设工作的执行。校风建设中不能忽略教风、学风与领导作风的任何一方。因此应该保证三风并举。学校应该用优质的领导作风来对广大師生形成影响,领导的言行举止会在无形中影响师生对待学校事务的态度和方法。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公平公正地处理学校事务;学校应该用高效独特的教风来对学风建设形成影响。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与做法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德育双馨的教师是学校教学所必须的;学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师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创造公正、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

3.3 解放思想,实践创新:学校的校风建设需要发挥其精神与物质环境的共同作用。开放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广大师生的思想与心境,良好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学校优良校风建设的顺利实施。遵义县第一中学首先应该解放思想,以高度清醒的头脑面对学校的校风建设,用心创造出自身的校风;其次应该为学校周边物质环境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与人力支持。遵义县第一中学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着眼于学校全体成员的整体利益,力求实现校风建设的最大最优。

3.4 综合利用各方力量:学校工作是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结果。遵义县第一中学应该充分发挥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力量,实现各方力量的最优组合,从而为学校的校风建设提供保障。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风建设工作,以身作则,把握校风建设的高度与特色,与其他各方共同努力与合作,亲身参与到校风建设之中;教师应该积极投身于教导与指引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中去,潜心于人,用心做事;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与实践,同时遵守学校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学生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校风建设工作,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

结论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而对课程教学所进行的革新。而新课程观念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的新时代观念。一般来说,新课程改革能够满足初等学校的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要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来看,遵义县第一中学的校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校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缺陷,不利于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因此遵义县第一中学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制度、思想、力量以及榜样等方面来进行校风建设工作。(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闫仙,陈宏晶.当前我国校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德育,2011,(4):17-20.

[2] 黄显甫.关于中小学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02).

[3] 杨维.试论新时期优良校风之创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50-52.

[4] 王青耀.关于校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8):34-35.

[5] 冼仲强,张礼范. 加强校风建设 铸造教育品牌——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创建优良校风的思路与实践[J].教育导刊,2008,10,(上半月):32-34.

[6] 余寿华. 建设优良校风 培养健全人格——以校风建设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16-18.

[7] 张明叁.用优良校风彰显学校精神[J].华夏教师,2012,(06):35-36.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新课程改革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风建设新策略探究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